- 使用场景
- 汰侈常用于描述个人、社会或国家在经济、资源等方面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它可以用于鼓励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可以用于批评个人或组织的奢侈浪费行为。
- 例句
- 1. 我们应该倡导汰侈的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2.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汰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 他的奢侈浪费行为被人们汰侈了,大家都不再欣赏他的生活方式。
- 基本含义
- 淘汰奢侈、摈弃浪费。
- 基本解释
亦作“汏侈”。骄奢。《左传·昭公二十年》:“汏侈无礼已甚,乱所在也。”《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三年》:“ 绥 及弟 机 羡 ,汰侈尤甚。”《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 欒黶 虽汰侈,犹可及身,其子 盈 必不免。” 清 钮琇 《觚賸·白石狮》:“ 粤 东既定,建 平南 、 靖南 二王府,东西相望,备极雄丽,而 靖藩 性尤汰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其中或积有资劳而暮气太甚,或勇于任事而閲歷未深,其习于酣豢率为汰侈者,更无论矣。”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节约、环保相关的成语,如“节衣缩食”、“养精蓄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汰侈食物。2. 初中生: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奢侈浪费的现象,我们应该提倡汰侈。3. 高中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汰侈,合理利用资源。4. 大学生:大学生要有节约意识,不要汰侈家长的辛苦钱。5. 成年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汰侈,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 故事起源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与汰侈有关。相传秦始皇巡游至巴蜀地区时,看到当地的富豪们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下令对这些富豪们进行淘汰,将他们的财产收归国有。这个故事反映了汰侈的含义,即摈弃浪费、淘汰奢侈。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汰侈”与“摈弃奢侈、淘汰浪费”这些近义词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将“汰侈”的两个字分开记忆,将“汰”理解为淘汰、剔除,将“侈”理解为奢侈、浪费。
- 词语结构
- 汰侈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汰侈是指淘汰奢侈的行为,摈弃浪费的态度。它强调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倡导简约、节俭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