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响马 xiǎngmǎ
[robber] 旧称放出响箭拦路抢劫的强盗
- 近义词
盗贼
- 详细解释
旧时结伙拦路抢劫的强盗。因马身系铃或抢劫时先放响箭,故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郡·鄚州》:“窃谓此地为畿辅要害,而去州县稍远,响马大伙多盘据其中。”《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响马贼数十人,齐声打了一个忽哨,飞奔出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既作緑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的下来,放这支响箭,就如同告诉那行人説,我可来打刼来了,不然为什么叫作响马呢?”
- 基本含义
- 指战场上奔跑的战马,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 使用场景
- 响马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战争、竞争或者紧张的局势。比如说,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也可以用来形容政治斗争中的残酷和惨烈。
- 故事起源
- 响马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述了项羽统一天下后,大将韩信的功绩和他对韩信的猜忌。项羽担心韩信背叛他,于是在韩信的骑兵部队中安插了一些卧底,以便监视他。有一天,项羽命令卧底们在夜晚听听看,是否可以听到韩信的战马的声音。结果卧底们听到了战马的响声,但韩信却没有出现。项羽因此怀疑韩信有异心,最终将他杀死。这个故事中的“响马”一词后来就被引申为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响马
- 例句
- 1. 这场比赛真是响马激烈,双方都非常拼命。2.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只有响马才能取得成功。3. 这个国家经历了很多战争,每一场都是响马惨烈。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场战争中,战马奔跑的声音非常响亮,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和竞争相关的成语,如“千军万马”、“百战百胜”等,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比赛中,我们的队伍响马奔跑,最终赢得了冠军。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交通非常拥堵,每天都是响马不停。3. 高中生: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响马惨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