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白兽樽的词语解释
白兽樽的意思
拼音:bái shòu zūn    注音:ㄅㄞˊ ㄕㄡˋ ㄗㄨㄣ
基本解释

即白虎樽。 唐 避 太祖 讳,改虎为“兽”。《晋书·礼志下》:“正旦元会,设白兽樽於殿庭。樽盖上施白兽,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案《礼》,白兽樽乃 杜 举之遗式也,为白兽盖,是后代所为,示忌惮也。” 宋 陈师道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霑白兽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李省诗》:“日射红鸞扇,风清白兽樽。”参见“ 白虎樽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能够保守秘密。
详细解释
白兽樽这个成语源自《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的故事。据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智囊,他非常聪明且忠诚。有一次,楚王想试探孟尝君是否能保守秘密,于是他让人偷走了一只白兔,并告诉孟尝君说:“将来有人问你,我有没有偷你的白兔,你要回答‘没有’。”孟尝君听后并没有露出任何疑虑,而是回答:“白兔已经被你偷走了。”楚王知道孟尝君的忠诚和聪明才智,非常欣赏他。从此,白兔成了象征忠诚和保守秘密的象征,而成语“白兽樽”也因此而来。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信任和忠诚,能够保守秘密的品德。
故事起源
白兽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的一段故事。
词语结构
白兽樽的结构为“形容词 + 名词 + 动词”,其中形容词为“白”,名词为“兽樽”,动词为“偷”。
例句
1. 他是个白兽樽,我可以把我的秘密都告诉他。2. 只有一个白兽樽才能够守住这个秘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白色的兽樽,里面装满了秘密,只有那些非常忠诚和信任的人才能够守住它。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忠诚和保守秘密相关的成语,例如“金口玉言”、“信口雌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白兽樽,从来不会告诉别人我的秘密。2. 初中生:只有一个白兽樽才能够守住这个班级的秘密。3. 高中生:他的忠诚和保守秘密的能力让他成为了一个白兽樽。4. 大学生:在职场上,只有那些能够守住秘密的人才能够被称为白兽樽。
(0)
诗文中出现“白兽樽”的诗词

用王巩韵赠其侄震

衡门老苔藓,竹柏千兵屯。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

传呼一何急,人马从车奔。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

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

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

(0)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

三楚风流秀士林,英词从昔动脩门。

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沾白兽樽

已上荐书轻一鹗,更凭诗力化群鲲。

千年辽鹤空城郭,谁见朱公有异孙。

(0)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二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

自少多言晚闻道,从今闭口不论文。

滟翻白兽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

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

(0)

唐多令

四始转芳洲。三微启孟陬。献椒花、颂出妆楼。

聚饮屠苏谁最少,添一岁、更风流。阊阖在螭头。

衣冠拜冕旒。赐醁醽、白兽樽浮。

朝罢金莲花炬散,曾记入、火城游。

(0)

郊祀庆成诗

圣瑞归文子,珍符属孝孙。

储精凝景命,端拱辑群臣。

礼乐成中典,人神定一尊。

亮章新物睹,咸秩备司存。

成德兼明察,弥文付讨论。

积高参斗极,因吉际乾坤。

候景迎长日,萌芽发旧根。

律风乘广莫,卦气起昆仑。

阊阖开黄道,星辰拱紫垣。

奉瑄严太一,推策本轩辕。

八庙森重构,诸侯盛骏奔。

荐馨光裸玉,告嘏逮归吊。

旄纛罗千乘,旂幡径九门。

龙蛇影摇动,鹅鹳势飞翻。

士勇欢凫藻,天晴候晏温。

幔城横象魏,玉果会春园。

严警连宵鼜,周庐次属鞬。

望云舒锦石,揖月上金盆。

广乐欢来格,升烟续载燔。

颂釐如响答,终事寂无喧。

辇路祥飙转,端门旭日暾。

天鸡还自舞,仙鹤为孤骞。

河汉惊垂象,雷霆浃厚恩。

画衣期不犯,肺石更何冤。

长乐尊无贰,椒房庆已蕃。

睿心先广爱,大策重临轩。

瑞典兼河洛,欢心极镇藩。

名山已望幸,天意肯周爰。

愿上公车奏,来趋白兽樽

心知搢绅义,展采讵难言。

(0)

送王司谏赴淮南转运

白兽樽前侍玉除,暂分邦计别宸居。

映淮风月供吟笔,拱极星辰伴使车。

别岸酒浓桑叶落,野亭霜薄菊花疏。

东南莫作三年调,红药香繁在直庐。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