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白虎樽。 唐 避 太祖 讳,改虎为“兽”。《晋书·礼志下》:“正旦元会,设白兽樽於殿庭。樽盖上施白兽,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案《礼》,白兽樽乃 杜 举之遗式也,为白兽盖,是后代所为,示忌惮也。” 宋 陈师道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霑白兽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李省诗》:“日射红鸞扇,风清白兽樽。”参见“ 白虎樽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能够保守秘密。
- 详细解释
- 白兽樽这个成语源自《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的故事。据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智囊,他非常聪明且忠诚。有一次,楚王想试探孟尝君是否能保守秘密,于是他让人偷走了一只白兔,并告诉孟尝君说:“将来有人问你,我有没有偷你的白兔,你要回答‘没有’。”孟尝君听后并没有露出任何疑虑,而是回答:“白兔已经被你偷走了。”楚王知道孟尝君的忠诚和聪明才智,非常欣赏他。从此,白兔成了象征忠诚和保守秘密的象征,而成语“白兽樽”也因此而来。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信任和忠诚,能够保守秘密的品德。
- 故事起源
- 白兽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的一段故事。
- 词语结构
- 白兽樽的结构为“形容词 + 名词 + 动词”,其中形容词为“白”,名词为“兽樽”,动词为“偷”。
- 例句
- 1. 他是个白兽樽,我可以把我的秘密都告诉他。2. 只有一个白兽樽才能够守住这个秘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白色的兽樽,里面装满了秘密,只有那些非常忠诚和信任的人才能够守住它。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忠诚和保守秘密相关的成语,例如“金口玉言”、“信口雌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白兽樽,从来不会告诉别人我的秘密。2. 初中生:只有一个白兽樽才能够守住这个班级的秘密。3. 高中生:他的忠诚和保守秘密的能力让他成为了一个白兽樽。4. 大学生:在职场上,只有那些能够守住秘密的人才能够被称为白兽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