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成语“果木”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描述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取得了成果、发展良好的情况下。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或者一个企业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 例句
- 1. 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事业上有了一番果木。2. 这个项目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现在已经进入了果木阶段。
- 基本含义
- 指树木结果实的阶段,比喻事物到了成熟或发展的阶段。
- 基本解释
◎ 果木 guǒmù
(1) [fruit tree]∶果树
(2) [fruit]∶水果
彼处不产五谷,虽有果木,亦都不食,惟喜以土代粮。——《镜花缘》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语“果木”相关的成语,如“成果累累”、“开花结果”等。同时,也可以了解与树木、果实相关的词汇和知识,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经过努力,终于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了一番果木。2. 初中生:我们班级经过团队合作,成功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取得了一番果木。3. 高中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取得了一番果木。4. 大学生:我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取得了一番果木,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故事起源
- 成语“果木”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果木之实,聚于其本;人之所成,必因其器。”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木结果实是因为有坚实的根基,人的成就也是因为具备了一定的才能和条件。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果木”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
- 英文翻译
1.fruit tree; fruitwood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果木”与树木结果实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画面,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果木
- 详细解释
(1).果树。《管子·地员》:“蓄植果木,不若三土。” 晋 左思 《<三都赋>序》:“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果木有旧行,壤石无远延。”
(2).指水果。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叔父,你不饮酒呵,你请箇果木波……你看这桌子上,好枣、好桃、好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