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疾首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果断,不拖泥带水。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决定,或者迅速行动。
- 例句
- 1. 在危机关头,他疾首冲出去,救了那个掉进河里的小孩。2.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疾首解决问题。
- 基本含义
- 形容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 基本解释
(1).头痛。指忧苦至极。《诗·小雅·小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孔颖达 疏:“疾首,谓头痛也。”《后汉书·顺帝纪》:“忧悴永叹,疢如疾首。” 明 沉璟 《义侠记·旌勇》:“自此舒眉,更无疾首。”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奉寄会稽山人冀资嗢噱》诗:“薄游从曼衍,疾首念鰥惸。”
(2).指痛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有大婢素狡黠,偶与 柴 语,妻疑其私,暴之尤苦,婢輒於无人处,疾首怨駡。”
(3).犹言致疾之端。《吕氏春秋·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高诱 注:“疾首,头痛疾也。” 毕沅 校正:“疾首,犹言致疾之端。注非是。”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故事和例句来进一步理解疾首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疾首跑向篮球场,迅速抢到了篮球。2.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她疾首走出教室,回家复习其他科目。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疾首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疾首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 故事起源
- 疾首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重耳被追杀的时候,他的亲信大夫孙叔敖为了保护他,决定用自己的头顶挡住来砍的刀,以便给公子重耳争取逃跑的时间。孙叔敖疾首而行,迅速把头伸出去挡住了刀,最终保住了公子重耳的性命。从此以后,疾首成为了形容行动迅速果断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疾首与快速行动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迅速地伸出头去,挡住来砍的刀,以保护自己或他人。
- 词语结构
- 疾首由两个汉字组成,疾首。
- 详细解释
- 疾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疾意为快速,首意为头部。疾首的字面意思是头部迅速,形容行动迅猛,毫不犹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