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重罚,重刑。《魏书·孝感传·长孙虑》:“母因饮酒,其父 真 呵叱之,误以杖击,便即致死。 真 为县囚执,处以重坐。”
(1).指层迭列置的坐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廊廡上级下级皆可坐,故曰重坐。”一说,重坐即重轩;或谓重坐即重室,指两层的楼房。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注,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2).谓所坐席位铺有多层坐垫。《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羣臣能説经者更相难詰,义有不通,輒夺其席以益通者, 凭 遂重坐五十餘席。”
- 基本含义
- 指坐得重重的,形容态度严肃庄重,不敢稍有懈怠。
- 详细解释
- 重坐是由“重”和“坐”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重”表示严肃庄重,“坐”表示坐下。重坐形容人坐得沉重,态度严肃庄重,不敢稍有懈怠。
- 使用场景
- 重坐常用于形容人在重大场合或重要会议上,态度庄重认真,丝毫不敢懈怠。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严肃认真,不敢敷衍了事。
- 故事起源
- 关于重坐的故事并未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人们注重在座位上保持严肃庄重的态度,以示对场合的重视和尊重。
- 词语结构
- 重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部分是“坐”,宾语部分是“重”。
- 例句
- 1. 在庄严的仪式上,大家都重坐着,肃穆庄重。2. 会议上,领导重坐在主席台上,示范着大家的严肃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坐”字和“重”字的意思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因为态度严肃庄重,所以坐得沉重。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庄重、严肃相关的成语,如“庄重”、“严肃”等,来进一步扩展对重坐成语的理解和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开学典礼上,同学们都重坐着,庄重认真地听校长讲话。2. 初中生:参加班会时,同学们都重坐着,严肃对待每一个议题。3. 高中生:在高考前的复习课上,同学们都重坐着,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4. 大学生:在学术报告会上,同学们都重坐着,聆听专家学者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