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赍发 jīfā
(1) [give, support]∶赠与;给人钱财帮助
赍发路费
(2) [send; dispatch]∶派遣
太夫人令孙权赍二人送。—— 元·佚名《三国志平话》
- 详细解释
亦作“賷发”。 1.资助;打发。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贤弟且休去,略住三朝五日,待老夫賷发你一路鞍马之费,未为迟也。”《水浒传》第二回:“收拾些人事盘缠,賫发 高俅 回 东京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将这伞权为枪棒,撇个架子。一般有个喝采,賫发几文钱,将就买些酒饭用度。”亦指馈赠的钱财物品。《水浒传》第四三回:“ 曹太公 又请问道:‘不知壮士要将这虎解官请功,只是在这里讨些賫发?’”
(2).发送。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叛噬》:“本帅即刻提兵出城,向三十里外,安下营寨,一切公文移会,不得賷发,俱送本帅拆看。”
齎發:1.齎,通“ 资 ”。资助。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你齎发呵!与那个陷本的商贾。你齎发呵!与那个受困的官员。你齎发呵!与那个薄落的书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这倒是先生齎发了小生,这恩德怎敢有忘?”
(2).指资助的钱物。
- 基本含义
- 指为国家或公共利益而忍辱负重,舍己为人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赍发一词常用于描述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例如,用来形容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的烈士、革命者、志愿者和救灾人员等。
- 故事起源
- 赍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相传,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白起出征后,头发长得很长,为了不被敌人抓住把柄,他剃掉了头发,只留下一个小辫子。这个故事成为了赍发成语的来源,寓意着为了国家利益而舍弃个人的荣华富贵。
- 词语结构
- 赍发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赍是动词,发是宾语。
- 例句
- 1. 他是一位赍发的英雄,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2. 这位医生赴灾区救援,真是赍发舍己的表率。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赍发与为国家和公共利益奋斗的精神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剃掉自己的头发,表示舍弃个人利益为公共利益付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赍发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忘死”、“舍己为人”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忠诚、奉献和牺牲精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赍发的英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勇敢地面对了危险。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那些赍发的人学习,为了国家的繁荣,我们也要努力学习。3. 高中生: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应该有赍发的精神,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要为之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