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不实事求是,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切实际的做法。
- 例句
- 1. 他总是骑羊执穗,不切实际的想法根本行不通。2. 这个计划太骑羊执穗了,没有任何可行性。
- 基本含义
- 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切合实际情况。
- 基本解释
相传古代有五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秬来到 广州 。见《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引《续南越志》。后因以“骑羊执穗”为咏 广州 的典故。 宋 洪适 《番禺调笑·羊仙》词:“骑羊执穗神仙五,拭目摩肩争覩。”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杯弓蛇影”、“画饼充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总是骑羊执穗,他说要在一天之内学会骑自行车。2. 初中生:她的计划太骑羊执穗了,她说要在一个月内考取高级证书。3. 高中生:他的想法太骑羊执穗了,他说要在一年内成为世界级的音乐家。
-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韩非子曾经给韩国国君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是:“羊吃草,不吃穗。”意思是说羊只吃草,不吃穗。国君不理解这个意思,于是韩非子就拿了一只羊和一把穗,在羊背上骑着去够穗。当然,结果是无法够到穗,因为羊只吃草。从此,韩非子的这个行为就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不切实际的做法。
-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人骑在羊背上,伸手去够羊吃的穗,但最终失败了。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骑羊执穗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羊,食也,骑之执穗,不可得而食也。”成语意为骑在羊背上去够取羊吃的穗,但实际上羊是吃草的,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用来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符合实际情况,结果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