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诸侯。《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朱熹 集传:“辟公,诸侯也。”《荀子·王制》:“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 明 夏完淳 《咏怀》之四:“辟公援天纪,王道闇不章。”
- 基本含义
- 指破解谜底、揭开秘密或解决难题。
- 详细解释
- 辟公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辟公也,天下之至公也。”意思是指超越一切的公正和无私,可以理解为揭示真相、解决难题的能力。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智慧、见识深广的人,也可用于表达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赞赏和称赞。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的《逍遥游》。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其中有一个人名叫辟公,被描述为天下至公之人,他能够超越凡人的局限,解决一切难题。
- 词语结构
- 辟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辟”表示破解、揭示,第二个字“公”表示公正、无私。
- 例句
- 1. 他真是个辟公之人,解决了我们团队遇到的难题。2.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需要找一个辟公之人来帮忙解决。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辟公”联想为“破解公开的秘密”,通过这个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逍遥游》以及其他庄子的哲学思想,深入理解辟公的含义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的辟公,总能解答我们的疑惑。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辟公之人,能够解决社会面临的难题。3. 高中生:只有成为辟公之人,才能够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4. 大学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辟公之人,为社会做出贡献。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发挥辟公的能力,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