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公牍的词语解释
公牍的意思
拼音:gōng dú    注音:ㄍㄨㄙ ㄉㄨˊ
基本解释

(1).公文。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误助》:“今人有复名而单书一字者, 刘韶美 名 仪凤 ,守 蜀 郡,尝有公牘至省部,单书一 仪 字。”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公牘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则曰咨呈;曰札文,曰批答,上行下之辞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凡朝廷之詔旨,臣工之章疏,本管之上下文移,隔省之关提、照会,统谓之公牘。” 章炳麟 《文学论略》:“以比类知源为要者,典章是也;以便俗致用为要者,公牘是也。” 鲁迅 《华盖集·答KS君》:“倘要开头,他们还得有一个更通古学,更长古文的人,才能胜对垒之任,单是现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牍和游谈的堆积,纸张虽白,圈点虽多,是毫无用处的。”
(2).指官方的记载、文告等。 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无韵之作随其所志,各自成名,大抵公牘私著,两别而已。公牘变於《尚书》,私著畅於诸子。”

近义词

文移、公函、公文

基本含义
公牍指的是官方的文书或公文。
详细解释
公牍由两个字组成,公和牍。公意为公正、公开,牍意为文书、书信。公牍原指官方的文书或公文,后来泛指正式的书信或公函。
使用场景
公牍常用于形容正式的书信或公文,也可用于形容公开、公正的事务。
故事起源
公牍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尚书》中的用法。据说,古代的文书多由牛皮、羊皮等动物皮革制作而成,称为“牍”。而官方的文书或公文往往是公开的,公正的,因此称为“公牍”。
词语结构
公牍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收到了一封重要的公牍,需要立即处理。2. 这份公牍是由市政府发出的,内容涉及到城市规划。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公牍的发音“公打”,将公牍与公正、公开的概念联系起来。也可以通过制作一张公文的图片,标注上“公牍”,并反复观看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公文、官方文件相关的成语,如公文儿、公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写一封公牍给校长,感谢他为我们办了一次郊游。2. 初中生:政府发出了一份公牍,通知居民注意节约用水。3. 高中生:我父亲是一名法官,他经常收到各种公牍,需要认真阅读和处理。
(0)
诗文中出现“公牍”的诗词

初至登州就台小憩

陆走费轮蹄,暑征困衣领。

浃旬嵎夷造,乃使烦虑屏。

税微公牍简,讼折人吏静。

海气蠲夙苛,山风荐微冷。

庭葵悄然落,小雨殢远景。

篇留浩荡域,酒引无何境。

卧起俱所适,低回发沈省。

彼烦焉终却,此逸宁遂永。

窃禄在牵丝,援阶类汲绠。

颜腼久京洛,心掩谈箕颍。

千石幸未踰,吾其从小邴。

(0)

早春·其二

羁思无穷已,风光且绿尊。

雪馀天悔虐,春至鸟多言。

宦以拙增傲,吾兼懒避喧。

礼曹公牍简,吏散任关门。

(0)

重过云山隐居同诸昆季夜集对雨

相暌方隔宿,相忆似三秋。

频走陈公牍,复登李郭舟。

埙篪誇伯仲,谈笑薄公侯。

不觉青山晚,萧萧雨未休。

(0)

赠郑方伯

才闻使君来,忽见使君归。

薇垣三月席未暖,扁舟又觅桃花溪。

宦途汗漫靡终极,钟鸣漏尽行俱迷。

君投归疏脱世网,从此不受樊笼羁。

生平清操老更厉,长松偃蹇淩霜威。

兼金临别有常赠,形之公牍无惭词。

归囊峻却匪沽激,不忍素质沦于缁。

始知琴鹤非浪语,古人今人堪等夷。

惠风吹衣百鸟噪,蕨粉正腻黄鸡肥。

君还旧墅且行乐,俯仰何愧天人知。

寸阴曾闻当尺璧,晚景馀阴尤可惜。

霜髯鬖鬖照璚卮,莫遣分阴竟虚掷。

(0)

次闲叟见寄之韵

王侯气迈往,青春颇干禄。

任侠似朱家,窜身脱冤狱。

甘随支遁游,不作子公牍

着鞭投前地,嗜山性尤酷。

遗民卧江汉,无心谋半菽。

数面遂成亲,开怀注醽醁。

新闻倒青箱,谠论尊黄屋。

禅参灵运前,庭列山阴竹。

好乖当语离,作恶徒满腹。

西风挂席归,清谈渴心足。

汉庭今侧席,公道追黄鹄。

莫作稻梁谋,营营辈鸡鹜。

我自宴山川,坐啸临长谷。

(0)

谬掌堂事四越月颇厌烦劳喜得宪长京还交代有作三首·其一

懒散如何不是仙,人间亦有洞中天。

谁教鸿鹄荣丝绁,自喜骅骝卸锦鞯。

行看晚霞公牍了,醉听朝雨曲肱便。

病夫敢比程明道,傍柳随花学少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