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逃名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敢承担责任、逃避责任的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困难和挑战。
- 例句
- 1. 他总是逃名逃责,从来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2. 面对挑战,我们不能逃名,而是要勇敢面对。
- 基本含义
- 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 基本解释
(1).逃避声名而不居。《后汉书·逸民传·法真》:“ 法真 名可得而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 唐 司空图 《归王官次年作》诗:“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庞树柏 《寄怀俞养浩先生》诗:“逃名儻悔才为累,畏俗无如酒最宜。”
(2).逃脱罪名。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自夫子之修《春秋》也,盖他邦之篡贼其君者有三,本国之弑逐其君者有七,莫不缺而靡録,使其有逃名者。”
- 延伸学习
- 逃名是一个与责任和名誉相关的成语,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逃避责任”、“名誉扫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前害怕不及格,所以想逃名逃责。2. 初中生:面对失败,有些同学选择逃名逃责,而不是勇敢面对。3. 高中生:逃名逃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逃名这个成语,并能够正确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 故事起源
- 逃名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做逢蒙的人,他做了一件坏事后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决定改名换姓逃避罪责。然而,他改了名字后仍然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最终被判处死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逃名并不能真正逃避责任,只有勇敢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逃名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正在逃跑,同时还在改名换姓,试图逃避罪责和名誉的责任。
- 词语结构
- 逃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逃”,表示逃避;第二个字是“名”,表示名誉。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 详细解释
- 指为了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而采取措施,或者通过改名换姓等手段改变自己的身份。逃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常常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