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大地所产的物品,如谷物等。《大戴礼记·千乘》:“理天之灾祥,地宝丰省,及民共饗其禄,共任其灾。” 孔广森 补注:“地宝,穀也。《诗》曰:‘稼穡维宝。’” 王聘珍 解诂:“地宝谓五地之物生。 陆氏 《释文》云:‘地以万物为宝也。’” 南朝 宋 谢庄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玄化尽天秘,凝功毕地宝。”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三》:“於是 蔡京 变茶盐法,括地宝,走商贾,所得五千万,内穷奢侈,外炽兵革。”
(2).特指地下的矿藏。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彼(泰西诸国)则出地宝,扩财源,而我任听其然。”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跋》:“织布之器,颇便於民生;考矿之机,有裨於地宝。”
(3).谓耕种的宝贵时令。《吕氏春秋·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资在,而树麻与菽,此告民地宝尽死。” 陈奇猷 校释:“ 夏瑋瑛 曰:‘地宝’,当作种地的宝贵时令解。《审时篇》説:‘凡农之道,候(原作厚)之为宝。’就是説时令是种地之宝。‘此告民地宝尽死’之‘死’当是‘矣’字之误,与下文‘此告民究也’是同样的句法。‘矣’‘死’古音相同,因而致误。 奇猷 案: 夏 説是。古音‘矣’‘死’虽分隶咍、脂部,但 秦 汉 以后二字之音多通。”
- 基本含义
- 指地下蕴藏的珍贵宝贝或者指地下的宝藏。
- 详细解释
- 地宝一词形象地描述了地下蕴藏的珍贵宝物,如金银、矿石等。它也可以比喻隐藏在某个地方的宝贵资源或者出色的人才。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地下蕴藏的财富或者指代隐藏的宝藏。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或者组织内部隐藏的优秀人才或者资源。
- 故事起源
- 地宝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地下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宝石,这块宝石价值连城。这个故事引申出了地宝一词的使用。
- 词语结构
- 地宝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 例句
- 1. 这座城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真是地宝。2. 这家公司埋藏了一批优秀的员工,真是个地宝。3. 这个地方隐藏着很多的地宝,只需要有眼光去发现。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地宝”联想为地下蕴藏的宝物,类似于地底下的宝藏。可以通过想象地下的宝藏来记忆这个词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地宝相关的成语,如“掘金”、“金矿”等,来扩展对地宝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地宝是地下蕴藏的宝物,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地宝。2. 初中生:这个城市地底下埋藏着很多地宝,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财富。3. 高中生:这家公司拥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是公司的地宝,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