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连科的词语解释
连科的意思
拼音:lián kē    注音:ㄌㄧㄢˊ ㄎㄜ
使用场景
连科一词常用于称赞考试成绩优异、连续获奖等方面的成就。可以用来形容学生连续几次考试都获得高分,或者一个运动员连续几次获得冠军。
例句
1. 他连科三次,被誉为学界的奇才。2. 这位运动员连科五次,成为了体育界的传奇人物。
基本含义
连续考取科举进士。
基本解释

(1).谓科举考试连续中式。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连科者进速,累捷者位高。”《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 郭梓 领命,昼夜兼行,赶到 韶州 ,报知母亲説:‘父亲已连科中了进士。’”
(2).指连续几届科试。 清 蒲松龄 《求科试广额呈》:“往年旧额取至五十餘名,自 康熙 年减至三十五名,遂使闔邑人才,半阻於进取,连科甲第,多出於遗才。”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信息,以及其他与成就、荣誉相关的成语,如“金榜题名”、“功成名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连科两次,被老师表扬了。2. 初中生:他连科四次,获得了全市的第一名。3. 高中生:他连科七次,被多所名校录取。4. 大学生:他连科三次,成功考取了研究生。
故事起源
连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科举考试中,连续几次考取进士是非常难得的成就,因此连科成为了对有才能的人的褒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连科”与连续考取进士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学生连续几次考试都获得高分,然后被连续录取为进士的场景。
词语结构
连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连”表示连续,”科“表示科举进士。
详细解释
连科是指一个人连续几次考取科举进士,是对功绩卓著的人的称赞。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制度,凡是通过科举考试并获得进士称号的人,都被认为是有才能的人才。
(0)
诗文中出现“连科”的诗词

三老堂

堂堂三元老,业履冠俦匹。

蹇谔横秋霜,高明丽朝日。

并道谒温宣,连科收甲乙。

东南奠藩服,西北驰使驿。

解鞅环堵安,岸帻毡裘屈。

群奸慑謦咳,众废起咄叱。

至今领麾地,讴吟遍蓬荜。

出入虽异途,归洁固如一。

晚厌方内游,把袂访闲逸。

云壑庆安车,风川驶飞鹢。

酬献埃壒外,珠玉在挥笔。

风标傲松鹤,颜发移丹漆。

遂令吴越人,藻绘资称述。

邈然超世姿,彷佛得十七。

辟廱礼寂灭,麟阁事萧瑟。

兹焉出民愿,名实更炳蔚。

琬琰琢高词,龙兰燎深室。

福履既所绥,光华无终毕。

(0)

贺阮元50寿联

鼎甲连科,皆属公门桃李下;

淮扬列郡,更开军府梓桑间。

(0)

毕府丞父母同寿

高槐荫庭风日清,花罗剪春香雾轻。

金屏翠帷尊两楹,门前车马来倾城。

美人一双弹玉筝,双歌南飞献长生。

凤雏衔书仪帝廷,紫鸾诏书天与荣。

瑶环涓秀瑜珥晶,书香三世连科名。

膝前拜舞綵衣明,人间此乐岂易并。

愿吹济水添瑶觥,灵椿不凋萱不零,年年珠履花间迎。

(0)

挽宋知县刚仲二首·其二

阀阅方成一段奇,三湘况是古来稀。

弟兄同岁乘槎去,父子连科折桂归。

诗礼传家人共羡,欢华过眼事俱非。

秋风寂寞萱堂露,染尽当年戏綵衣。

(0)

郴州鹿鸣宴

连科已占十名前,行听鸿胪第一传。

我俟合符留劝驾,君能摛藻预兴贤。

湘山点化名千佛,郴岭飞升效九仙。

此去琼林天上宴,今朝先赋鹿鸣篇。

(0)

寿南宗东岩四首·其二

杉风萝月读书楼,藜杖分光夜校雠。

双璧连科天启齿,一珠照座客回头。

金闺通籍传芳信,綵袖称觥衬雅讴。

浪说锦屏家庆好,银潢元有此风流。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