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纂言多用于文学、编辑、写作领域,也可用于形容人们对文字进行修改和修订的行为。
- 例句
- 1. 他花了很多时间纂言,才将那篇文章修改得更加精彩。2. 这本书经过多次纂言,才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 基本含义
- 编辑整理言辞,修订文字。
- 基本解释
撰述。 唐 韩愈 《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元。”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纂书、纂修等,了解更多与编辑整理文字相关的成语和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纂言,把我们写的作文修改得更好了。2. 初中生:我花了一整个晚上纂言,才把那篇文章修改得满意。3. 高中生:为了出版这本书,编辑们不断纂言,使得它更加精彩。4. 大学生:我在写论文之前会进行多次纂言,以确保文字表达准确无误。
-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东汉末年,当时的文学家刘向为了弘扬儒家学说,对孔子的《论语》进行了整理和注释,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纂言。后来,纂言逐渐成为修订文字的代名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纂言”拆分为“纂”和“言”两个部分记忆。纂字可以联想为编辑、整理的动作,而言字则表示言辞、文字。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纂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纂”是动词,表示编辑整理的行为;“言”是名词,表示言辞、文字。
- 详细解释
- 纂言指的是编辑整理言辞,修订文字的行为。这个成语比喻对文字进行修改、编辑、修饰,使其更加准确、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