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画烛的词语解释
画烛的意思
拼音:huà zhú    注音:ㄏㄨㄚˋ ㄓㄨˊ
基本解释

有画饰的蜡烛。 唐 李峤 《烛》诗:“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画烛寻欢去,羸为载愁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一丽人坐石上,双鬟挑画烛,分侍左右。”

基本含义
指用烛光照亮画像,比喻通过观察外貌来判断内在品质。
详细解释
画烛源自古代绘画技法,当时人们在画像时,为了更好地表现细节,常常在一侧点燃烛光,将烛光投射在画像上,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绘制。画烛成语的意义是指通过观察外貌来判断内在品质。它告诫人们不能仅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或事物的好坏。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判断力不准确,仅凭表面现象就做出了不正确的判断。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看重外表而忽视内在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画烛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它的意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画烛之亲”一词,意为亲自点燃烛光以观察。这说明画烛的概念在古代已经存在。
词语结构
画烛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只凭外表就判断一个人的好坏,真是画烛之见。2. 别被那个人的外貌所迷惑,不要画烛自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画烛的形象与判断力不准确的情况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黑暗中用烛光照亮一幅画像,但由于只能看到一部分细节,他对整个画像的判断就会不准确。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画烛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貌取人”、“见微知著”等,这些成语都和通过外貌来判断内在品质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看到我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认为我不努力,真是画烛之见。2. 初中生:不要只看别人的外表,要用心了解他们的内在品质,不要画烛自误。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中,不要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这是一种画烛的行为。
(0)
诗文中出现“画烛”的诗词

红罗袄.大石秋悲

画烛寻欢去,羸马载愁归。

念取酒东垆,尊罍虽近,采花南浦,蜂蝶须知。

自分袂、天阔鸿稀。空怀梦约心期。楚客忆江蓠。

算宋玉、未必为秋悲。

(0)

杏花天

梦魂飞过屏山曲。见依旧、如花似玉。

天寒翠袖依修竹。两点春山斗绿。

披衣起、闲愁万斛。正月澹、梅花照屋。

重温绣被薰清馥。不管明烧画烛

(0)

陪欧阳公燕西湖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

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

湖边草木新著霜,芙蓉晚菊争煌煌。

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

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

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

城上乌栖暮霭生,银缸画烛照湖明。

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0)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0)

灯下读书

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

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而况黄州路,小雨渔村宿。

萧萧蒹葭声,为我洗暑毒。

琅然诵经史,少倦儿为续。

何必效莱公,长夜醉画烛

(0)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

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

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

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

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

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

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

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

锦额帘高卷,银花盏慢巡。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

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

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

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

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

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

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

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

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

爱才心倜傥,敦旧礼殷勤。

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

始知豪杰意,富贵为交亲。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