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礼记·乐记》“石声磬” 唐 孔颖达 疏:“石声磬者,石磬也。”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编鐘各一架。” 唐 卢纶 《慈恩寺石磬歌》:“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处士 萧承训 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
(2).一种石制的耕具。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农业尚未十分发达,此外还有一重要的证据,便是当时的耕具还是石器(如《器物图录》中之三石磬即是犁头)。”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心境沉静、安详,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 详细解释
- 石磬是古代一种用石头制成的乐器,形状如磬,用来敲击发出声音。成语“石磬”比喻人的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心情平和安详。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内心平静、沉着,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困境或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不慌不忙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石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乐器乐,它在古代宫廷中被用来演奏祭祀、宴会等场合的音乐。石磬的声音清脆悦耳,能够使人的心境平静,因此成为了比喻人心境宁静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是+石磬
- 例句
- 1. 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能够保持石磬的心态。2. 她的内心像石磬一样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3. 他的思绪像石磬一样安详,从容不迫。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石磬”与平静、安详的心境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是一块石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心境平静相关的成语,如“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前我要保持石磬的心态,不要紧张。2. 初中生:她的表演非常出色,全场观众都被她的石磬心态所打动。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要像石磬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4.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学会保持石磬的心态,不被外界干扰。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保持石磬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