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个地方或地区的落后、贫困、闭塞等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发展滞后等。
- 例句
- 1. 这个小村庄位于大别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2. 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大别山区的贫困和艰苦。
- 基本含义
- 指遥远的山区或边远地方。
- 基本解释
◎ 大别山 Dàbié Shān
[Dabie Mountains] 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为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主峰1729米。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大别山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去大别山看看,听说那里的自然风景很美。2. 初中生:我们要关注大别山区的教育问题,帮助那里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条件。3. 高中生: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资。4. 大学生:我计划参加志愿者活动,去大别山为当地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 故事起源
- 大别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山脉,历史上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之一。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队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战略转移行动。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经过了大别山区,这个地区的艰苦条件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大别山成为了形容边远地方或贫困地区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大别山区,感受到那里的落后和贫困,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大别山”,没有固定的补充成分。
- 详细解释
在 豫 、 鄂 、 皖 三省边境,西接 桐柏山 ,东延为 霍山 。 长江 和 淮河 的分水岭。海拔一千米左右,主峰 天堂寨 在 湖北省 罗田县 东北,高1729米。富林、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