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拷讯的词语解释
拷讯的意思
拼音:kǎo xùn    注音:ㄎㄠˇ ㄒㄩㄣˋ
基本解释

刑讯。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 王充 《论衡》云, 汉 李子长 为政,欲知囚情,以桐木刻为囚象,凿地为坎,致木人拷讯之。”《元典章·刑部二·刑具》:“有司不详科条,輒因暴怒,滥用刑辟,将有罪之人脱去衣服,於背上拷讯,往往致伤人命。”《水浒传》第四十回:“ 戴宗 由他拷讯,只不肯招和 梁山泊 通情。” 梁启超 《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自 白加掠 著《刑法论》,为近世刑法之所本,而列国靡然从风,废拷讯之制,设陪审之例。”

基本含义
指用刑讯逼供的方式进行审讯,迫使被审讯者说出真相或供认罪行。
详细解释
拷讯是指在审讯过程中使用刑讯逼供的手段,通过施加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来迫使被审讯者说出真相或供认罪行。这种方式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不人道的手段,因为它侵犯了被审讯者的人权和尊严。
使用场景
拷讯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些严厉的审讯方式或者迫使某人说出真相的手段。它可以用于讨论司法、警察、调查等相关话题。
故事起源
拷讯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古代官府或者司法机构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常常使用刑具对犯人进行拷打,以达到逼供的目的。这种手段在古代司法中非常常见。
词语结构
拷讯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拷”表示用刑具拷打,第二个字“讯”表示审讯、询问的意思。
例句
1. 他们怀疑嫌疑人有重要线索,于是采取了拷讯的手段。2. 在古代,拷讯常常被用来逼供犯罪嫌疑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拷讯”与刑讯逼供的方式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印象。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以及现代法律体系中对刑讯逼供的禁止和保护被告人权益的措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古代的拷讯方式。2. 初中生:我们在政治课上讨论了拷讯是否符合人权的问题。3. 高中生:拷讯的使用在现代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0)
诗文中出现“拷讯”的诗词

假太子

昔闻燕京亡,诸王已陷贼。

挟之左右随,贼去无消息。

如何妄小儿,憔悴来河北。

云是旧东宫,脱身今返国!

宫监无敢认,讲官不相识。

后云王之明,拷讯已吐实。

党人为主使,大狱事罗织!

国亡天子走,群小拥登极。

与上同被擒,并侍贤王侧。

贤王偕北还,真伪竟谁测!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