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形容人的仪表壮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个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 元 曾瑞 《醉花阴·怀离》套曲:“想才郎丰鑑,貌堂堂阔论高谈。”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外貌端庄、堂堂正正,仪表端庄大方。
- 详细解释
- 貌指外貌,堂堂指端庄庄重。形容人的外貌举止庄重大方,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 使用场景
- 适用于形容人的外貌和仪表得体、端庄庄重的场合,如赞美一个人的外貌、仪态等。
- 故事起源
- 《晋书·苻坚传》有记载:“坚有异度,貌堂堂,声如洪钟。”这句话形容苻坚的外貌端庄,声音雄浑。后来,人们将“貌堂堂”作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外貌端庄庄重。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她穿着得体,貌堂堂地站在舞台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位年轻人虽然年纪轻,但举止端庄,貌堂堂,让人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貌堂堂”与“端庄庄重”进行联想,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外貌和仪表有关的成语,如“风度翩翩”、“丰神俊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很貌堂堂,每次上课都穿得很漂亮。2. 初中生:他虽然年纪小,但举止端庄,貌堂堂,像个小绅士。3. 高中生:她的外貌端庄大方,貌堂堂地走进了教室,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4. 大学生:他不仅学业优秀,而且外表貌堂堂,是个全才。5. 成年人:她的仪表端庄大方,貌堂堂地坐在会议桌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