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香饵的词语解释
香饵的意思
拼音:xiāng ěr    注音:ㄒㄧㄤ ㄦˇ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义,形容某人使用不正当手段或诱人的条件来引诱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利用美色或物质条件来勾引他人。
例句
1. 他用美色作为香饵,引诱那位年轻人上当受骗。2. 这个商人用高额的报酬作为香饵,吸引了很多人才加入他的公司。
基本含义
用香味的饵料来吸引鱼儿,比喻用诱人的东西来引诱别人。
基本解释

(1).渔猎所用之诱饵。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香饵非不美也,龟龙闻而深藏,鸞凤见而高逝。” 唐 李群玉 《放鱼》诗:“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鉤。”《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2).比喻引诱人上圈套的事物。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是以古之人,知酒肉为甘鴆,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新民晚报》1991.12.1:“‘只要价钱合适,可以买进这个数--’战友抛出了‘香饵’,伸一只巴掌,‘50台!’ 小王 将一只装满钞票的密码箱往桌上一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香饵”相关的成语,如“以权谋私”、“以利诱人”等,来扩展自己的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好吃的巧克力作为香饵,引诱小狗过来。2. 初中生:她用漂亮的外表作为香饵,吸引了很多男生关注她。3. 高中生:他用高额的奖金作为香饵,吸引了很多人才加入他的公司。4. 大学生:他用虚假的承诺作为香饵,引诱了很多投资者上当受骗。
故事起源
成语“香饵”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渔民生活。渔民们在钓鱼时,发现用香味浓郁的饵料可以吸引更多的鱼儿上钩。这个经验被引申为比喻用诱人的东西来引诱别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香饵”看作是一种吸引鱼儿的饵料,用来引诱鱼儿上钩。你可以想象自己在钓鱼时使用香饵,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Subject + 用 + 香饵 + 引诱 + Object
详细解释
成语“香饵”来源于渔民的经验,渔民在钓鱼时会用香味浓郁的饵料来吸引鱼儿上钩。这个成语比喻用诱人的东西来引诱别人,常用于形容用诱惑或诱人的手段来引诱他人。
(0)
诗文中出现“香饵”的诗词

满庭芳.吴江舟中读雪堂新诗寄钱尔斐

大研停书,谁似尔,玄徽高寄。

把银河曳练,宝幢涌地。

青鸟衔笺来阆苑,朱鱼结佩传仙字。

忆长干、小巷驻霜蹄,曾摇辔。早无意,搴赤帜。

慵开眼,翻金匮。但谢安高卧,灌夫直视。

且喜榻穿身尚健,从知韦绝心逾细。

更钓鳌、海上瞰沧洲,调香饵

(0)

谒苏州守

十年狂荡客征途,时为文章未剖符。

引臂欲攀天上月,回身却碍日中乌。

穷愁自是真男子,慷慨须投大丈夫。

闻道使鱼鳌海阔,特将香饵钓姑苏。

(0)

放鱼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0)

元宗钓鱼无获进诗

玉甃垂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

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0)

钓鱼词

垂竿入烟水,笠钓青苔矶。

水清鱼可数,潜跃皆天机。

香饵忽在此,来去任汝为。

白小连头来,浮沈掷我丝。

岂必任汝逞,念汝太卑微。

大鱼摆尾过,似有垂涎思。

不念傥来物,趋之甘如饴。

竿丝忽以动,尾鬣扬髵髵。

初嗜亦云美,既吞方觉危。

欲吐势已晚,钩距衔厥腮。

磨刀鱼眼红,自分供脯麋。

谁识大鱼苦,但见白小嬉。

大鱼怨白小,胎祸诚汝基。

白小悠然笑,汝言诚乃奇。

汝腹亦已饱,涵淹恣膏脂。

既不化龙去,徒令窥汝肥。

又不选深潭,乃为香饵迷。

谓今告众鱼,贪者自亡躯。

(0)

渔家傲·其一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

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

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