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lóng pán hǔ jù ㄌㄨㄙˊ ㄆㄢˊ ㄏㄨˇ ㄐㄨˋ
龙盘虎踞(龍盤虎踞)
亦作“ 龙蟠虎踞 ”。1.《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 晋 吴勃 《吴录》:“ 刘备 曾使 诸葛亮 至京,因覩 秣陵 山阜,叹曰:‘ 钟山 龙盘, 石头 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四:“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 金陵 访古丘。” 元 庾天锡 《黄莺儿》套曲:“残照底西风老树,据 秦 淮 终是帝王都。爱山围水绕,龙蟠虎踞,依稀覩, 六朝 风物。”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过前村 长安 近,龙盘虎踞帝王城,十里楼臺绕庆云。”
(2).借指 南京 。 明 张煌言 《师入太平府》诗:“此去神京原咫尺,龙蟠虎踞待重光。”
(3).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真主巍巍,龙盘虎踞。”《三国演义》第一○八回:“﹝ 孙权 ﹞嘱讫而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乃 蜀汉 延熙 十五年也。后人有诗曰:‘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 江 东。’”
(4).喻斑斓的纹理。《西京杂记》卷六引 汉 刘胜 《文木赋》:“既剥既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復以鸞集凤翔。”
- 基本含义
- 形容气势雄伟,威风凛凛。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宏伟壮观的建筑、雄伟壮丽的山势、气势磅礴的队伍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的气势威风,比如形容一位领导的气场十分强大。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项羽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他在郢都城门外观望时,看到楚国的宫殿、城墙等建筑物排列得整齐有序,气势雄伟,就用“龙盘虎踞”来形容。从此,“龙盘虎踞”就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
- 词语结构
- 龙盘虎踞由两个动物的名词组成,通过动物的特点来形容事物的排列布局。
- 例句
- 1. 这座宫殿建筑气势恢弘,龙盘虎踞,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2. 队伍整齐划一,士气高昂,真是龙盘虎踞,威风凛凛。
- 记忆技巧
- 想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龙和虎的形象与威严、气势等词语联系起来,联想到它们盘旋和踞伏的姿势,从而形成一个有力的形象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古代军事战争中的策略和战术,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中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有很多体育设施,看起来龙盘虎踞,非常壮观。2. 初中生:这本书里的插图设计得很好,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图案,龙盘虎踞,很有视觉冲击力。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场景设计非常精美,每一个场景都让人感受到龙盘虎踞的气势和震撼。4. 大学生:这个展览的布置非常有创意,每个展区都有独特的设计,龙盘虎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