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霄露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的地位或学问非常高,超出寻常人的范畴。可以用于赞美老师、学者、专家等具有高深知识和经验的人。
- 例句
- 1. 他的学问真是霄露之功,深得大家的敬佩。2. 这位老师的地位在学界可谓是霄露之身。
- 基本含义
- 指天空中的露水,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极深的学问。
- 基本解释
云露。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举法师书》:“衣裳虹蜺,帷幕霄露。”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哲学思想,了解更多关于庄子的作品和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霄露之才,为社会做出贡献。2. 初中生:老师的知识真是霄露之功,我们都非常佩服。3. 高中生:他的学问已经达到了霄露之境,我们都很敬佩他。4. 大学生:这位教授是我们学校的霄露之士,他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是表达了庄子对知识追求的一种思考。后来,人们从这段文字中引申出了成语“霄露”。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天空的露水”相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在天空中的露水非常稀少,只有极高的地位或学问才能达到。
- 词语结构
- 霄露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霄”是指天空,而“露”是指露水。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霄露”这个成语。
- 详细解释
- 霄露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其中“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为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已经非常危险了。而“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则表示如果继续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陷入无尽的追求中,无法自拔。霄露一词即从这个意境中引申出来,形容地位或学问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