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竹篦的词语解释
竹篦的意思
拼音:zhú bì    注音:ㄓㄨˊ ㄅㄧˋ
基本解释

亦作“ 竹笓 ”。1.即批头棍。一种用竹片扎成的刑具。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一:“ 沉之才 者,以棋得幸 思陵 ,为御前祗应……﹝上﹞命内侍省打竹篦二十逐出。”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慾,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如若凡心动者,只打五十竹篦。”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赴难》:“綳扒弔拷受禁持,怎当拶指与竹笓。”《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自从解你去 临安府 断罪,把我提入后花园,打了三十竹篦,遂便赶我出来。”
(2).竹制梳头用具。即篦子。

基本含义
竹子做的篦子,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方面的短处或不足之处。
详细解释
竹篦是用竹子制成的一个工具,用来梳理头发。在成语中,竹篦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方面的短处或不足之处。表示人有一些缺点或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正或提高。
使用场景
竹篦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或批评一个人的短处或不足之处,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比如工作、学习、家庭等。
故事起源
关于竹篦成语的故事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在古代,人们常用竹篦来梳理头发,所以竹篦成为了一个比喻人的短处或不足之处的象征。
词语结构
竹篦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的短处或不足之处。
例句
1. 他虽然聪明,但是有时候也有竹篦。2. 她的竹篦是不够细心,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使用竹篦梳理头发时,发现头发有一些乱蓬蓬的地方,需要用竹篦来梳理。这样可以帮助记忆竹篦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瓦釜雷鸣”、“画蛇添足”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竹篦是不够细心,常常写错字。2. 初中生:他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一些竹篦,比如不够勤奋。3. 高中生:他的竹篦是缺乏自信,总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4. 大学生:虽然他的竹篦是有一些,但是他通过努力和学习,已经在不断改进自己。
(0)
诗文中出现“竹篦”的诗词

觉圆居士请

妙觉圆明,离诸闻见。才涉安排,云遮日面。

若言即此是山僧,三尺竹篦如掣电,好好看方便。

(0)

舟峰长老求赞

萧萧洒洒,有取有舍。藞藞苴苴,无真无假。

客来须看,贼来须打。一条竹篦,天上天下。

背触当锋,任人酬价。咄哉村僧,少说大话。

龟年收取挂高堂,从他赞叹从他骂。

(0)

答松源和尚举竹篦话颂

黑漆竹篦握起,迅雷不及掩耳。

德山临济茫然,懵底如何插嘴。

(0)

念奴娇·其七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0)

夏日陈牧止孝廉招游南园舟中与庞若云张直咨诸子同赋

山居寡所欢,终年破茅屋。

何物撄我情,鸣禽朝出谷。

昨夜梦殊佳,晨兴理盥沃。

故人书适至,开缄再三读。

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

高兴发无端,客来应不速。

驾言遵枉渚,微风饱船腹。

笑语忘主宾,形骸混僧俗。

十里稻花香,山川悦心目。

人境渐以遐,仙源互开阖。

野犬吠一声,豁然见松竹。

维舟就广荫,引客登崇陆。

黑壤错丹葩,文材杂散木。

曲折避榛芜,俛仰随朴樕。

乱后旧亭榭,犹存数丛菊。

下临放生池,出入饶水族。

菱芡自浮沉,海潮遂停畜。

坐来风雨过,轻寒袭巾服。

静对溪云生,细数凫鹥浴。

不觉远烟暝,山厨具蔬簌。

雕胡盈瓦盘,藜羹胜粱肉。

茗苦井泉甘,何事醽与醁。

野人有真性,大道无可欲。

灵蛇尝欲饥,偃鼠易知足。

但愿澹无营,枯肠称饘粥。

洗钵临清流,黑甜眠曲录。

与世任平怀,无门亦无毒。

提起竹篦子,何尝有背触。

多谢贤主人,兹恐游不数。

安得半把茅,溪边深结筑。

当年折脚铛,誓愿追芳躅。

(0)

大慧禅师赞

前无释迦,后无达磨。骂雨骂风,祇要做大。

黑漆竹篦胡打乱打,是佛是魔劈面便唾,因兹天降其咎。

衡阳梅阳,十七年吞饥忍饿。

将谓万里生还知非,元来一星子不曾改过。

者般瞎秃得人憎,天上人间无两个。咄。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