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敛板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重要场合或者遇到重要人物时的表现。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不过分张扬自己的能力或者成就。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自负、张扬的人,提醒他们要适度收敛。
- 例句
- 1. 在领导面前,他总是敛板得很,不敢放肆。2. 她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敛板得体。
- 基本含义
- 指收敛、抑制言行,不显露出来。
- 基本解释
同“ 敛版 ”。《晋书·唐彬传》:“ 陈騫 在坐,敛板而称曰:‘ 彬 之为人,胜 騫 甚远。’” 唐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敛板辞羣彦,回车访老农。”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今銓法以处试吏者,腰弓捻箭,从事鞍马,巡警阡陌,饯迎贵宦,敛板揖於路左,类以麤官目之。”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敛板相关的成语,如敛怒藏威、敛声匿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都敛板得很,不敢大声说话。2. 初中生:参加比赛时,我敛板得很,不敢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3. 高中生:面试时,我敛板保持冷静,不显露出紧张和焦虑的情绪。4. 大学生:在与教授交流时,我会敛板一些,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 故事起源
- 敛板这个成语源自于古时候的故事。相传,在一次宴会上,有一位宾客吃饭时吃得很香,摆出一副非常满足的样子。正当他得意洋洋时,主人突然说:“看,这块板子上有一只苍蝇。”宾客立刻敛起了脸上的笑容,摆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公共场合要保持谦逊和谨慎。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敛板”和“收敛木板”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用木板盖住自己的情感和言行,保持谨慎和内敛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敛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敛是动词,表示收敛、抑制;板是名词,表示木板。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收敛、抑制言行。
- 详细解释
- 敛板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收敛、抑制言行,不显露出来。它表示一个人在言语和行为上保持谨慎和内敛,不张扬自己的情感和意见。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或者特定的情境下保持克制和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