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背后訾议。《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旧唐书·哀帝纪》:“虽云勇退,乃有后言,自为簿从之酋,颇失人臣之礼。” 蒋维乔 《中国教育会之回忆》:“在社员眼光中,似乎中国教育会反借学社收入之学费以生存。社员之褊激者,即对教育会有后言。”
- 基本含义
- 指事后补充的话语或意见。
- 详细解释
- 后言是指在事情已经发生后,再补充说出的话语或意见。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事后追加评论,往往带有某种批评或指责的意味。
- 使用场景
- 后言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指责或批评某人在事后改变立场、撤回原先的说法,或者后悔自己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事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或面子而改变态度,或者为了回避责任而找借口。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在斗鸡比赛中输了,他事后却说自己的鸡只是一时疏忽而已,实际上他的鸡明显实力不济。因此,人们就用“后言”来形容这种事后的辩解或解释。
- 词语结构
- 后言是一个由“后”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后”表示事后,而“言”表示言语。
- 例句
- 1. 他事后又改口说自己没有支持过这个项目,这简直就是典型的后言。2. 别人的批评总是事后的后言,不值一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成语“后言”:将“后”字与“事后”关联起来,表示事情发生后;将“言”字与“言语”关联起来,表示话语或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后言”意思相近的成语,如“事后诸葛亮”、“事后聪明”等,以拓展对相关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做错了事情,但是我知道后言是没有用的,应该及时改正错误。2. 初中生:他事后总是找借口来解释自己的错误,真是典型的后言。3. 高中生:老师发现我们作业抄袭了,我们只能事后承认错误,后言已经没有意义了。以上是关于成语“后言”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