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汉书·邹阳传》:“臣闻鷙鸟累百,不如一鶚。”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鶚,大鵰也。’ 如淳 曰:‘鷙鸟比诸侯,鶚比天子。’鷙击之鸟,鹰鸇之属也。鶚自大鸟而鷙者耳,非鵰也。”后用以比喻出类拔萃的鲠直之臣。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推选閲羣材,荐延搜一鶚。” 宋 欧阳修 《送杨辟秀才》诗:“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鶚。既又得 杨生 ,群兽出麟角。”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长途驭二龙,崇霄翔一鶚。”
- 基本含义
- 形容一个人的眼光犀利,见识高远。
- 详细解释
- 一鹗是由“一”和“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鹗是一种猛禽,具有锐利的眼神和远距离视野。一鹗形容一个人的眼光犀利,见识高远,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
- 使用场景
- 一鹗常用于褒义,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洞察力。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决策、判断或预测方面的高明能力。适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如演讲、写作、评价等。
- 故事起源
- 一鹗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列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臣,他担任过晋国的宰相。有一次,主父列在郊外看到一只鹗飞过,他看了一眼就立刻说出了这只鹗的品种和特点。其他人都惊讶于他的敏锐眼光,从此流传下来成为成语,用来形容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眼光真是一鹗,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2. 这位年轻的CEO具有一鹗的眼光,能够准确预测市场走势。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一鹗与鹰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因为鹗是一种类似于鹰的猛禽。通过鹰的形象,可以联想到一鹗的含义,即锐利的眼光和高远的见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眼光、洞察力相关的成语,如“目光如炬”、“洞若观火”等。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与鹰相关的文化和传说,了解鹰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眼光就像一鹗一样,总能发现我们的优点。2. 初中生:他的眼光真是一鹗,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3. 高中生:作为一名领导,他的眼光必须像一鹗一样犀利,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4. 大学生:只有具备一鹗的眼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5. 成年人:这位年轻的CEO具有一鹗的眼光,能够准确预测市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