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杀戮和流放。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臣见皇帝陛下即位已来,诛流姦臣,朝廷清明,无有欺蔽。”
- 基本含义
- 截断源头,消灭根源
- 详细解释
- 诛流意为截断水流的源头,以消灭水流的根源。引申为截断事物的根源,以达到消除问题的目的。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采取果断措施,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用来指消灭罪恶的源头,铲除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 故事起源
- 诛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韩非子列传》中。相传战国时期,韩非子曾经提出了一个治国的方法,就是要像治理水流一样截断事物的源头,以消灭问题的根源。这个方法后来被称为“诛流”。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诛”是动词,表示消灭、铲除;“流”是名词,表示水流、事物的源头。
- 例句
- 1.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诛流,不能只是治标不治本。2. 只有诛流罪恶的源头,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安宁和美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诛流”与“截断水流的源头”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成语的意义。也可以将其与解决问题的果断措施关联起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诛流”相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除恶务尽”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诛流我的懒惰,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诛流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打击力度,诛流贪污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诛流陈旧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