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供给传送。《新唐书·食货志二》:“小人因宫市为姦,真伪难辨,宜下府县供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 元 张师贤 《和西湖竹枝词》:“ 孤山 脚下路三叉, 孤山 墓上好梅花;不似 马塍 桃李树,随春供送别人家。”
- 基本含义
- 指提供物品或服务给人或机构。
- 详细解释
- 供送是由“供”和“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供”表示提供、供应,而“送”表示赠送、送出。两个词合在一起,表示向人或机构提供物品或服务。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机构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 使用场景
- 供送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或机构在慈善事业、救助灾民、捐赠物品等方面表现出的慷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工作中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富商,他经商有道,生意非常兴隆。有一天,他听说齐国的灾民非常困苦,于是决定向他们提供食物和衣物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他亲自前往灾民居住的地方,将大量的食物和衣物送给了他们。这个富商的慷慨行为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了后来“供送”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供送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供”为动词,“送”为宾语。
- 例句
- 1. 这家公司经常向贫困地区供送物资,帮助当地人改善生活条件。2. 他在工作中总是乐于供送帮助,所以同事们都很喜欢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正站在一个供应货物的仓库前,将货物送给需要的人或机构,表示他的慷慨和乐于助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供”或“送”的成语,如“供不应求”、“供销一体”、“送往迎来”等,以扩大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供送我们新的教材和学习工具。2. 初中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向贫困地区供送生活物资。3. 高中生:为了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们,我们筹集了大量的物资供送给他们。4.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我们每周都会去敬老院供送食物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