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逸辩的词语解释
逸辩的意思
拼音:yì biàn    注音:ㄧˋ ㄅㄧㄢˋ
使用场景
逸辩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辩论、辩解或演讲时的表现。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在辩论中的能力非常出色,不仅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分析问题,并且能够在辩论过程中游刃有余,表现得非常自信和自如。
例句
1. 他在辩论比赛中的逸辩能力让人叹为观止。2. 她的逸辩之才使得她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基本含义
指辩论或辩解时言辞流利、思路清晰、观点独到,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基本解释

犹雄辩。《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弼 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晋书·慕容德载记》:“恣非马之雄辞,奋谈天之逸辩。” 唐 李峤 《经》诗:“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羣英。” 明 李东阳 《嘉禾姜封君哀辞》:“雄词逸辩,澜翻障决。”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辩论有关的成语,例如“辩论纷纷”、“辩驳不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逸辩能力使得他在班级辩论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提高我的逸辩能力,以便在辩论社团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他的逸辩之才使得他在学校的辩论赛中成为了冠军。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逸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赢得辩论的胜利。
故事起源
逸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辩士,他在辩论中经常能够以独到的见解击败对手。有一次,主父偃和魏国的辩士公孙龙进行辩论,公孙龙在辩论中表现得非常自信和游刃有余,使主父偃感到非常压力。但是,主父偃并没有被对手的表现所吓倒,他仍然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最终以独到的见解赢得了辩论的胜利。这个故事中的主父偃就展现了逸辩的能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逸辩这个成语:1. 将“逸”字理解为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意思。2. 将“辩”字理解为辩论、辩解的意思。3. 可以将逸辩理解为一个人在辩论或辩解时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晰,不受拘束。
词语结构
逸辩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逸辩是由“逸”和“辩”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逸”意为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辩”意为辩论、辩解。逸辩形容一个人在辩论或辩解时,能够自如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晰,思路流畅,不受拘束,并且能够以独到的见解引起他人的共鸣。
(0)
诗文中出现“逸辩”的诗词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籯。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0)

次韵傅安道同陈元功诸公游石狮岩

中书英烈气,凛然照人寒。

济美世有人,盛德启其原。

幸逢贤别乘,论文得交欢。

逸辩倾远海,潮波歘飞奔。

烛理无滞碍,白日破幽昏。

谁云前辈远,岂独文采存。

新诗引人目,当食不暇餐。

为说游岩乐,飞步恣腾鶱。

却立视万象,森如列庭间。

飘然乘风兴,星榆不难攀。

聊复陈大概,彼美难尽言。

少年陈将军,奋迹起江村。

共知宰社手,美好岂常贫。

深怀恩未报,竭诚奉至尊。

驱兵猎馀寇,烈火焚蜂屯。

亦复事招纳,投弓悯穷猿。

坐令归业民,井灶罗丘樊。

是日出近郊,旌旗郁幡幡。

同游不知倦,落照横松门。

士卒共甘苦,无人讥华元。

老守懒出游,何从涤尘烦。

况阻陪归骑,幽寻款禅关。

铃斋但兀坐,有酒空盈樽。

常能歌妙句,为激壮士肝。

解劳须痛饮,杯行勿留残。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