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装饰华丽的船。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诗之二:“清江白日落欲尽,復携美人登綵舟。” 五代 陈金凤 《乐游曲》之二:“西湖南湖鬭綵舟,青蒲紫蓼满中洲。” 明 文徵明 《泛湖》诗:“行春桥外山千叠,尽逐波光上綵舟。”
- 基本含义
- 形容船只华丽多彩,引申为形容事物美好、壮丽。
- 详细解释
- 彩舟一词源自于《楚辞·离骚》中的“彩舟云集,锦衾花簟”,意为彩色的船只聚集在一起,床上铺着锦缎和花卉的席子。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事物美好、壮丽的景象。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色、艺术作品或人物形象壮丽多彩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形象美丽等。
- 故事起源
- 彩舟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离骚》中。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丽壮丽的景象,其中包括了彩舟的形象。这首诗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形容词“彩”和名词“舟”组成。
- 例句
- 1. 那幅画展示了一艘彩舟在湖面上飘荡,景色非常美丽。2. 这座城市的夜景如同一艘彩舟,灯光闪烁,美不胜收。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彩舟”与美丽壮丽的景色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艘彩色的船只在湖面上漂浮的场景,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屈原的《离骚》以及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彩舟的描述和意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在画上画了一艘彩舟,天空中有五颜六色的气球。初中生:夜晚的湖面上,一艘彩舟在月光下闪烁着光芒。高中生:这幅油画中,一艘彩舟在湖面上飘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