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个人对于某种观念、行为或事物产生的不满或不接受的情绪。
- 例句
- 1. 他因为过去的经历,对这个人产生了抵触情绪。2. 学生们对这门课抱有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3. 在开始工作时,新人常常会对新环境产生抵触感。
- 基本含义
- 不愿接受或接触某种事物,产生抵触情绪。
- 基本解释
隐瞒;抵赖。《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先见判官,詰其所犯。 彦先 抵讳之。”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事蹟甚明,尚敢抵讳。” 明 陆粲 《庚巳编·临江狐》:“其人初抵讳,因请主覆视记识,曾无亏漏。”《明史·阉党传·刘宇》:“帝密遣锦百户 邵琪 往察, 宇 厚赂 琪 ,为之抵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有所顾忌”、“心生芥蒂”等,以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吃苦抵触,不喜欢做家务。2. 中学生:我对数学抵触,觉得它很难。3. 大学生:我对政治课抵触,觉得它很枯燥无味。
- 故事起源
- 《史记·卷二十六·齐太公世家》:“齐太公负屈被抵触于齐,齐人怒,遂围太公于阪上。”意指齐太公受到齐国人的排斥和压制,最终被围困在山上。
- 记忆技巧
- 将“抵触”理解为“抵抗”和“压制”,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指对某种事物或观念感到不满、不接受、不喜欢,产生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