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山名。在今 河南省 嵩县 东北。 唐 王昌龄 《送狄宗亨》诗:“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 树色 鸣皋 烟。”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若有人兮思 鸣皋 ,阻积雪兮心烦劳。” 王琦 注:“《河南通志》: 鸣皋山 ,在 河南府 嵩县 东北五十里,一名 九皋山 ,昔有白鹤鸣其上,故名。”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脱屣将相守冲谦,唯於山水独不廉。枕 伊 背 洛 得胜地, 鸣皋 少室 来轩簷。”
- 基本含义
- 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 详细解释
- 鸣皋,古代传说中的一座山名。相传,鸣皋山上有一只神鸟,每当有人才出现时,它就会高唱。因此,鸣皋成为了一个象征人才辈出、声名显赫的地方。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出人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声名显赫。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出人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声名显赫。适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如演讲、写作等。
-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一位文学家名叫孔融,他的才华出众,声名远扬。有一天,孔融在鸣皋山上作诗,神鸟闻声而来,高唱不已。这件事传开后,人们开始用鸣皋来形容孔融的才华和声名。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动词“鸣”和名词“皋”组成。
- 例句
- 1. 这个学校真是鸣皋之地,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2. 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可以说是鸣皋了。
- 记忆技巧
- 将“鸣皋”与“人才辈出,声名显赫”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想象一座山上有一只神鸟高唱,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孔融的故事,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鸣金收兵”、“鸣锣开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好几个学习特别好的同学,真是鸣皋啊!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很高,是一个鸣皋之地。3. 高中生:他的才华真是鸣皋,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