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穷庐。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十:“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灰心寄枯宅,曷顾人间姿。”
- 基本含义
- 指没有人居住的荒废房屋。
- 详细解释
- 枯宅可以指代废弃的房屋,没有人居住,荒废不用。枯宅也可以比喻一个人的心灵或者精神状态的荒废。
- 使用场景
- 枯宅常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荒废,没有人居住,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荒废,没有生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废弃的建筑物、空置的房屋,以及一个人精神萎靡、无所事事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枯宅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陶渊明的文学家。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经常表达对社会腐败和政治黑暗的不满。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废弃的房屋,象征着社会的荒废和人民的苦难。枯宅这个成语就是从陶渊明的作品中演化而来。
- 词语结构
- 枯宅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前一个字是“枯”,后一个字是“宅”。
- 例句
- 1. 这个村庄里有很多枯宅,没有人居住。2. 那座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变成了一片枯宅,没有人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枯宅”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荒废的房屋,没有人居住,草木凋零,这样就能够很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陶渊明的作品,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枯宅的形象,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附近有一座枯宅,每次经过都觉得很害怕。2. 初中生:这个村子里有很多枯宅,看起来很阴森。3. 高中生:这座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变成了一片枯宅,没有人居住了。4. 大学生:他的内心就像一座枯宅,没有生机,没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