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躬率一般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庄重、举止恭敬。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或者与他人交往时的仪态表现。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在会议上躬率有度,表示他在会议上的态度恭敬庄重,举止得体。
- 例句
- 1. 在外交场合上,我们应该躬率有度,代表国家的形象。2.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一直以躬率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公众。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态度恭敬庄重,举止端正。
- 基本解释
亦作“躳率”。1.亲自率领。《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 明 文徵明 《长洲县重修儒学记》:“知县事 渭南 贺侯 ,躬率博士弟子释菜於先师 孔子 。”
(2).亲身实行。 唐 卢怀慎 《谏十日一朝西宫表》:“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本也。是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礼仪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中国传统礼仪和仪态的知识。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躬率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校外参观时,一直保持躬率的态度,不敢大声喧哗。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我要带头躬率,做好榜样。3. 高中生:在学校的领导面前,我们应该躬率有礼,展现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一直保持躬率的态度,与同事们和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 故事起源
- 关于躬率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它的起源。躬率的“躬”字指弯腰,表示恭敬;而“率”字则指领导、带领。躬率的形象描述了人们在待人接物和行为举止上应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社会中对于礼仪和仪态的重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躬”字与“弓”字联想,想象一个人弯腰行礼的姿态,来记忆“躬率”的含义。同时,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该成语,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躬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式为“躬+率”。
- 详细解释
- 躬率是由“躬”和“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躬指弯腰,表示恭敬;率指领导,表示带领。躬率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态度恭敬庄重,举止端正。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待人接物和行为举止上应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