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六署的词语解释
六署的意思
拼音:liù shǔ    注音:ㄌㄧㄨˋ ㄕㄨˇ
基本解释

南朝 齐 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领导的六个官署。《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上躬亲细务,纲目亦密;於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莫不启闻,取决詔敕。” 胡三省 注:“按 萧子显 《齐志》:六署者,尚书左右僕射、左右丞所通署除署、功论、封爵、贬黜、八议、疑讞六案也。”参阅《南齐书·百官志》。

基本含义
指六个署府,比喻权力机关繁多,各自为政。
详细解释
六署是指明清时期的六个主要官署,包括户部、兵部、吏部、礼部、刑部和工部。这六个官署分别负责财政、军事、人事、礼仪、刑法和工程等方面的事务。成语“六署”通过比喻这六个官署各自为政,形容权力机关繁多、各自为战的局面。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机构、部门、团体等内部权力分散,各个部门独立、互相对立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内部权力斗争激烈,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
故事起源
六署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明朝末年,官员贪污腐败,各官署相互勾结,权力滥用,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秩序混乱。这种局面在明朝末年特别明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人们用“六署”来形容各个权力机关独立、各自为政的现象。
词语结构
六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这个公司内部就像六署一样,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2. 这个学校的管理系统就像六署,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六署”与明清时期的官署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六个官署各自为政的情景,以及由此带来的混乱和权力斗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的六个官署的职责和作用,以及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来更好地理解“六署”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学生就像六署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意,很难统一意见。2. 初中生:政府部门之间的六署现象导致了政策的不连贯和执行的困难。3. 高中生:这个社团的内部就像六署,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对立,导致了组织的衰败。4. 大学生:公司内部的六署现象限制了信息的流通和决策的效率,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0)
诗文中出现“六署”的诗词

赵忠毅铁如意歌

黑云一朵白虹气,凛凛寒风鬼愁避。

铭文廿六署姓字,乃是高邑赵公铁如意。

公之烈性百炼刚,指挥亦见铁石肠。

公之定力千钧强,谈笑亦飞铁面霜。

我观公物识公志,弗若是折秉道义。

珊瑚碎,亦无赖,何似公掌选司,志在屏四害。

唾壶缺,安足雄,何似公坐都堂,志在除四凶。

将使汝为朱云上方剑,斩佞臣头进直谏。

将使汝为司农袖中笏,击逆竖首舒愤郁。

奈何钩党纷纭君听谗,元凶争指群耽耽。

不如意事真八九,为同心人仅二三。

锻炼深文竟被逐,西厂权弄东林覆。

太阿倒持事日非,逆案迟成公已没。

如意兮如意,我不知击阉之疏草罢时,可曾携汝起舞扬双眉。

又不知雁门关外荷戈日,可曾持汝悲歌望京邑。

问汝汝无言,但见土花惨澹面冷无颜色,似有无限烦冤诉不得。

呜呼茄花委鬼魁柄干,聚六州铁铸错难。

饮刃终成白马驿,赐环遑望金鸡竿。

朝局既坏社亦屋,历劫乌金犹在握。

当时公盼东方明,祇今人效西台哭。

君不见见泉儿奉圣母,附九千岁同掣肘。

神鼎如在难铸形,话柄虽传耻污口。

惟公奇觚矢赤衷,无愧铮铮在铁中。

遗物犹为人爱惜,不惟瑰宝惟孤忠。

昔年得公书,什袭珍手泽。

今又得如意,峥嵘森毅魄。

我欲快磨铁砚,椎拓墨本作画图。

更将豪挥铁笔,大书铭词张座侧。

见者惊心读挢舌,何物犹矜炙手热,请看区区一片铁。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