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专业领域内向专家炫耀自己的知识或能力,但由于专家已经是行家里的行家,这个人显得不自量力。可以用于批评那些自以为是、不懂装懂的人,也可以用于自嘲或警示自己不要过于自负。
- 例句
- 1. 他在数学领域内自以为很厉害,但在数学大赛上却班门弄斧,一无所获。2. 小明自称是画家,但他在画展上班门弄斧,却遭到了专家的嘲笑。
- 基本含义
- 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显示自己的技艺。比喻在专业领域内向专家炫耀自己的知识或能力,显得不自量力。
-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了解他对于谦虚、自我认知等主题的探讨。2. 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班门弄影”、“班门弄针”等,扩展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篮球队里班门弄斧,结果被队友们嘲笑。2. 初中生:他在音乐课上班门弄斧,却被音乐老师批评。3. 高中生:他在化学实验室里班门弄斧,结果引发了一场小爆炸。4. 大学生:他在论坛上班门弄斧,却被专业人士戳穿了他的错误观点。
- 故事起源
-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庄子·外物》一章。故事中,庄子去拜访柳下惠,柳下惠正在磨斧子。庄子见状,便主动提出要为柳下惠磨斧子,结果却把斧子磨得更钝了。柳下惠笑着说:“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在我面前却像一个不懂斧头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要谦虚谨慎,不要在专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班门弄斧这个成语:1. 将“班门”与“卖弄本领”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专家门前炫耀自己的技艺。2. 将“弄斧”与“不自量力”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卖弄斧头的技艺时,却被专家嘲笑。
- 词语结构
- 班门弄斧由四个汉字组成。
- 词语解释
- bān mén nòng fǔ ㄅㄢ ㄇㄣˊ ㄋㄨㄙˋ ㄈㄨˇ
班门弄斧(班門弄斧)
◎ 班门弄斧 bānmén-nòngfǔ
[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在鲁班门前挥舞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