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识履常用于教育、社会和商业场景中。在教育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真伪,辨别好坏。在社会和商业方面,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交往和合作中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
- 例句
- 1. 在选择朋友时,我们要有识履之能,不被表面的外貌所蒙蔽。2. 做生意要懂得识履,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 基本含义
- 识别真伪,辨别好坏。
- 基本解释
识见与操行。 南朝 梁 沉约 《崔慧景加侍中诏》:“志气淹通,识履详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识履相关的成语,例如“识时务者为俊杰”、“识途老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选择礼物时,要有识履之能,不要被包装纸漂亮所蒙蔽。2. 初中生:在选购电子产品时,我们要有识履之能,不要被外观所迷惑。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们要有识履之能,不要只看表面的就业前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4. 大学生及以上:在选择工作时,我们要有识履之能,不要只看待遇,要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 故事起源
- 识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蔡邕传》中。相传东汉末年,蔡邕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他曾经和曹操有过一次交谈。曹操给蔡邕一双新鞋,蔡邕接过来,先仔细地端详了一下鞋子的质量和做工,然后才穿上。曹操对此感到很惊讶,问蔡邕为何要这样做。蔡邕回答说:“我看到鞋子的质量和做工很好,所以才敢穿上。”曹操听后,非常欣赏蔡邕的识履之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踩鞋子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识履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选择鞋子时,仔细地观察鞋子的质量和做工,然后才决定是否穿上。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识履的含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识履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识履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识”和“履”两个汉字组成。识的意思是识别、认识,履的意思是踩、踏。识履的意思是识别真伪,辨别好坏。它强调了在处理事物时需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不被外表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