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亦指朝时与晡时。《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 蒋琬 为尚书令” 裴松之 注引《祎别传》:“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晋书·郗鉴传》:“ 鉴 寻薨,时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宫中当临者,朝晡各十五举音,非朝晡临时,禁无得哭。”《旧唐书·归崇敬传》:“每朝晡二时请益,师亦二时居讲堂,説释道义。”
(2).指一日两餐之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怀掖间得小布囊,贮米三四升,适足给朝晡。”《宋史·钱顗传》:“后自 衢 徙 秀州 ,家贫母老,至丐贷新旧以给朝晡,而怡然无謫官之色。”
- 基本含义
- 指早晨的时候。
- 详细解释
- 朝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由“朝”和“晡”两个字组成。其中,“朝”指的是早晨,表示一天刚开始的时候;“晡”指的是中午,表示一天过半的时候。整个成语朝晡表示的是一天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早晨的景色。
- 使用场景
- 朝晡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早晨的时光,可以用在描述早晨的景色、气氛或者人们的活动等方面。比如:朝晡时分,鸟儿的歌声在林间回荡。
- 故事起源
- 朝晡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中的一篇诗歌《秋风辞》:“朝晡夕惕,忧思难忘。”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早晨和晚上都处于忧思和思考的状态。后来,这个词语被引申为指早晨的时候。
- 词语结构
- 朝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 1. 朝晡时分,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2. 在朝晡的阳光下,田野上的庄稼显得格外绿油油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朝晡这个成语与早晨的景色联系起来,想象早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的画面,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时间、天气相关的成语,比如“晨钟暮鼓”、“晚风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朝晡时分,我和爸爸一起去公园散步。2. 初中生:朝晡时分,学校门口的小摊上有很多好吃的早餐。3. 高中生:每天早上的朝晡时分,我都会在阳台上看日出,感受大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