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虎螭的词语解释
虎螭的意思
拼音:hǔ chī    注音:ㄏㄨˇ ㄔㄧ
使用场景
虎螭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威风凛凛的样子。可以用来形容英勇的将士、威武的武器、雄壮的建筑等等。
例句
1. 那位将军英勇无畏,威风凛凛,真是一位虎螭般的存在。2. 这座雄伟的城堡,塔楼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虎螭般的感觉。
基本含义
指威武勇猛的样子,形容人或事物的威风凛凛。
基本解释

虎与龙。比喻勇猛威武。《文选·班固<典引>》:“虎螭其师,革灭天邑。” 吕延济 注:“螭,龙也。言其兵猛如虎,威如龙也。” 清 梅曾亮 《朝议大夫台湾知府盖君墓志铭》:“昼趣尔耕,朝扬其麾,饱德飫义,奋如虎螭。”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威风凛凛、威武勇猛相关的成语,如“龙马精神”、“狮子吼”等,以拓展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时,语气威风凛凛,就像一只虎螭。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虎螭般的英勇,最终获得了冠军。3. 高中生:这座建筑设计独特,外观威风凛凛,宛如一座虎螭般的宫殿。
故事起源
虎螭最早出自《墨子·非攻》:“夫齐人有虎螭之饰,齐人之士见之,皆欲去其家。”这里描述了齐国人佩戴虎螭的饰物,使人们对他们产生敬畏之情。后来,虎螭成为形容威风凛凛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虎”和“螭”两个字形象地联想起来,虎代表威武勇猛,螭代表神兽,从而记忆和理解虎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虎螭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虎螭是由“虎”和“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虎”指的是猛虎,象征着威武勇猛;“螭”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像蛇,有龙头、鳞甲和爪子,是一种祥瑞的象征。虎螭的意思是指威武勇猛的样子,形容人或事物的威风凛凛。
(0)
诗文中出现“虎螭”的诗词

岣嵝山

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

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0)

古石

赑屃窗前石,参差类虎螭

秋晴藓可剥,岁晏竹相宜。

要自山川出,那知陵谷移。

摩挲群玉瘦,风助马王悲。

(0)

送学使郑筠谷夫子还朝三十韵

帝德敷文教,醇儒受主知。

南屏誇毓秀,西浙信钟奇。

邹鲁心源接,皋夔事业宜。

摛辞先紫闼,簪笔上丹墀。

鳌禁回翔日,龙楼申命时。

风期储作相,简畀命为师。

圣代恩光美,诸生教育垂。

中川飞綵舸,长路飏云旂。

被化千馀里,劳臣三载期。

弦歌声络绎,羽籥舞参差。

继志人皆仰,因材笃靡遗。

冰壶常自耀,水鉴果无私。

舒啸闻鸾凤,挥豪篆虎螭

春风开绛帐,夜雪坐皋比。

语默无非教,周旋必中规。

叩帘仍待问,撤幕不差池。

三变容皆见,一隅举所疑。

持衡馀奖进,取士掩瑕疵。

披览官斋晚,微吟夜漏迟。

孤寒群爱戴,蹶弛荷扶持。

昔岁彤廷诏,曾令蓬户窥。

不才尘荐牍,授简写新诗。

坐待官厨饫,吟看日晷移。

几回瞻謦欬,再拜奉师资。

知遇真难报,蹉跎尚若斯。

惊心易寒暑,临别重讴思。

哲匠饶经济,名贤好翼为。

鸾台九重待,凤阁百僚随。

教泽咸沾被,酬恩难絷维。

抠衣姑孰路,惆怅送旌麾。

(0)

山居读楚辞忽作凭吊

荒岨何处勒残碑,烟雨不言石发知。

曾否桑林生臂手,果然山鬼妒茳蓠。

千春日月劳宾饯,十步瑶芝乘虎螭

便买秋风祭宋玉,香魂应冷墓门枝。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