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志石的词语解释
志石的意思
拼音:zhì shí    注音:ㄓㄧˋ ㄕㄧˊ
基本解释

即墓志。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碑。 鲁迅 《花边文学·清明时节》:“ 洛阳 邙山 , 清 末掘墓者极多,虽在名公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块志石和凌乱的陶器。”
刻有墓志铭的石碑。 唐 贾岛 《哭卢仝》诗:“塚侧誌石短,文字行参差。”

基本含义
志向高远,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详细解释
志石是由“志”和“石”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志指的是人的志向、抱负,石则代表坚定不移的意志。志石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的志向高远,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不轻易动摇。
使用场景
志石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精神状态。在工作、学习、创业等各个领域中,都可以用志石来形容一个人的决心和毅力。
故事起源
志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岳飞的将军,他立志要为国家除害,恢复中原的疆土。岳飞在家乡的山上找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决定将其带在身边,作为自己坚定信念的象征。岳飞用刻字的方式在石头上刻下了“志石”两字,以此来激励自己坚守信念。后来,志石成为了形容坚定信念和决心的成语。
词语结构
志石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志”和“石”。
例句
1. 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所以一直保持着志石的精神。2. 她的志石让她在困难时期坚持下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志石”的两个字形象化,帮助记忆。将“志”想象成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表示远大的志向;将“石”想象成一块坚硬的石头,表示坚定的信念。将这两个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形象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志石”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名人的志向和决心,例如岳飞、孙中山等。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坚定不移”、“毅然决然”等,来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像志石一样坚定地追求梦想。2. 初中生:考试前,我立下了志石,决心要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要像志石一样坚定不移,不轻易放弃。4. 大学生:我要用志石的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0)
诗文中出现“志石”的诗词

老儿诗亦五十韵

鬓发尽皤然,眉分白雪鲜。

周遮延客话,伛偻抱孙怜。

无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绵。

假温衾拥背,借力杖支肩。

貌比三峰客,年过四皓仙。

唤方离枕上,扶始到门前。

每爱烹山茗,常嫌饤石莲。

耳聋如塞纩,眼暗似笼烟。

宴坐羸凭几,乘骑困亸鞭。

头摇如转旋,唇动若抽牵。

骨冷愁离火,牙疼怯漱泉。

形骸将就木,囊橐尚贪钱。

胶睫乾眵缀,黏髭冷涕悬。

披裘腰懒系,濯手袖慵揎。

抬举衣频换,扶持药屡煎。

坐多茵易破,行少履难穿。

喜婢裁裙布,嗔妻买粉钿。

房教深下幕,床遣厚铺毡。

琴听怜三乐,图张笑七贤。

看经嫌字小,敲磬喜声圆。

食罢羹流袂,杯馀酒带涎。

乐来须遣罢,医到久相延。

裹帽纵横掠,梳头取次缠。

长吁思往事,多感听哀弦。

气注腰还重,风牵口便偏。

墓松先遣种,志石预教镌。

客到惟求药,僧来忽问禅。

养茶悬灶壁,晒艾曝檐椽。

怒仆空睁眼,嗔儿谩握拳。

心惊嫌蹴鞠,脚软怕秋千。

局缩同寒狖,摧豗似饱鸢。

观瞻多目眩,举动即头旋。

女嫁求红烛,男婚乞綵笺。

已闻捐几杖,宁更佩韦弦。

宾客身非与,儿孙事已传。

养和屏作伴,如意拂相连。

久弃登山屐,惟存负郭田。

呻吟朝不乐,展转夜无眠。

呼稚临床畔,看书就枕边。

冷疑怀贮水,虚讶耳闻蝉。

束帛非无分,安车信有缘。

伏生甘坐末,绛老让行先。

拘急将风夜,昏沈欲雨天。

鸡皮尘渐渍,齯齿食频填。

每忆居郎署,常思钓渭川。

喜逢迎佛会,羞赴赏花筵。

径狭容移槛,阶危索减砖。

好生焚鸟网,恶杀拆渔船。

既感桑榆日,常嗟蒲柳年。

长思当弱冠,悔不乘狂颠。

(0)

信阳

夕阳延客上关楼,路指中原第一州。

山势纵横分楚塞,河声曲折接淮流。

里门志石同千古,萸菊登筵又九秋。

为问范园花竹里,当年风景得如不?

(0)

哭卢仝

贤人无官死,不亲者亦悲。

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

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

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移。

冢侧志石短,文字行参差。

无钱买松栽,自生蒿草枝。

在日赠我文,泪流把读时。

从兹加敬重,深藏恐失遗。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