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慨叹常用于表达对社会现象、人生遭遇或他人行为的不满、遗憾之情。可以用于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以及各种场合的讨论与评论中。
- 例句
- 1. 他对这个社会的不公现象感到慨叹。2.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只能无奈地慨叹一声。
- 基本含义
- 感叹、叹息
- 基本解释
◎ 慨叹 kǎitàn
[sigh with regret] 感慨叹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慨叹相关的成语,如“慨然”、“叹为观止”等,以扩大对慨叹及相关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垃圾满地,小明慨叹道:“为什么有些人不爱护环境呢?”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小红听到了一些历史上的不公平事件,感到慨叹不已。3. 高中生: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小王不禁慨叹:“人生真是不容易啊。”
- 故事起源
- 据说,慨叹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三年》。当时,齐国的襄公因为对自己的政绩不满,而发出了一声叹息。这个故事成为了成语“慨叹”的来源。
- 英文翻译
1.deplore with sighs; lament with sighs; sigh with regre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慨叹”拆分为“慨”和“叹”两个部分记忆。慨可以理解为内心的不满,叹可以理解为发出的叹息声。通过将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慨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见“ 慨叹 ”。
亦作“ 慨嘆 ”。感慨叹息。《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 !’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唐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诗:“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明 胡应麟 《诗薮·元》:“ 于介翁 、 李坦之 ,皆新拔多奇句…… 元 诸家诗选亦絶不收,良可慨嘆。” 清 黄鷟来 《<友鸥堂集>序》:“与二三遗老,寻前贤之坠绪,伤故国之荒墟,冷烟零露,慨叹不胜。”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这确是一件可以慨叹的事。”
- 近义词
感慨、感叹、叹息、感喟、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