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挟书律的词语解释
挟书律的意思
拼音:jiā shū lǜ    注音:ㄐㄧㄚ ㄕㄨ ㄌㄩˋ
基本解释

秦始皇 三十四年,采纳丞相 李斯 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汉书·惠帝纪》:“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秦 律敢有挟书者族。”

基本含义
指利用法律的条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详细解释
挟书律是由“挟”、“书”、“律”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挟”表示借助、利用的意思,“书”指的是法律文件,“律”表示法律的意思。挟书律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利用法律条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是以不正当的手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使用场景
挟书律常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或组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曲解法律、利用法律漏洞或者滥用法律。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以权谋私、不择手段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滥用法律,损害公共利益。
故事起源
关于挟书律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有关,但具体的故事已经无从考证。
词语结构
挟书律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构成了一个主谓宾的句子结构。
例句
1. 他利用法律的漏洞,挟书律来逃避责任。2. 这个组织总是挟书律,以合法的方式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挟书律这个成语:1. 将“挟书律”分解成三个部分:“挟”、“书”、“律”。2. 想象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本法律文件,然后用这本书来控制和影响他人的行为。3. 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以及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利令智昏”、“曲解法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挟书律,以合法的方式来逃避家长的责罚。2. 中学生: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利用法律的漏洞,挟书律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3. 大学生及以上:我们应该反对那些滥用法律、挟书律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0)
诗文中出现“挟书律”的诗词

秋赋

新传挟书律,辱过溺巾时。

不道诸才彦,终无萧望之。

(0)

丁松生文澜归书图

孝惠始除挟书律,屋壁山岩稍稍出。

是时篇牍极重大,联以缥绳书以漆。

《孝经》行疏策谦半,《酒诰》文繁简脱一。

蜀客奏赋铅须怀,吴人炙字青乃杀。

代以缣素便赍持,书之赫蹄致缜密。

自是篇卷鲜沦芜,荀经阮录代增益。

观文实储五十副,江陵尚存七万帙。

长兴雕印既?舆,孟蜀书林更牣溢。

官本监本绣梓精,晁氏陈氏簿录悉。

勤有堂惟仁仲遗,睦亲铺乃道人设。

金于平水置书肆,元之兴文务雕刷。

有明一代鲜善本,嘉隆以后椠尤劣。

秦晋赵藩皆刻书,不及会通与兰雪。

姚赵吴沈好移写,叶顾钱毛善鉴别。

宋元旧本什湮九,赖有诸贤订坠缺。

我朝稽古轶汉唐,延阁尊藏切云楶。

纯庙特开献书路,谒者求遍东西浙。

大?刬除方兴伪,汲冢捃护师春逸。

序录校上义放刘,活版排成制沿毕。

草茅未窥中秘书,三阁储珍逮英哲。

家家乐献鸡次典,人人许入龙威穴。

然脂怀饼土麇来,从此儒风振扬越。

上者古训钩郑服,次亦骚情掩贾屈。

余子龂龂讲版本,元钞宋椠森罗列。

振绮汪暨拜经吴,百宋一廛最奇崛。

云何菑晚极庚辛,焚如毒甚滈池厄。

岂独缣素充帷囊,直以经典代薪爇。

湘乡相公老开府,手扫凶欃扶日月。

郘亭厄厄求遗书,四部先刊甲与乙。

同时爰有丁龙泓,秘阁篇亡心菀结。

抱持愈比杜林艰,蒐集无逾任昉切。

礼典往往出秦余,目录一一订魏阙。

圭零锦断好护持,剑合珠还渐充实。

其功不在陈农下,此事留待程俱说。

永嘉旧本世尚多,安得先生尽搴撷。

迩来横海肆楼船,汉廷未暇修儒术。

颇闻守藏史不慎,文德官书半放失。

子云老作輶轩语,素赍归致并精绝。

海外不乏歆向流,赤轴青纸肆钩抉。

我思拄杖医无闾,一探东丹读书室。

(0)

尊经堂诗

圣人言纯如,载道行万世。

贞明配日月,广大侔天地。

简牍之所资,包络无巨细。

上而建皇极,重睹人文丽。

下以开民彝,性初均秉畀。

训行宣光熙,道否隔氛曀。

千人万人心,揭揭皆经谊。

此息则彼消,刚柔乃殊位。

进乘休复机,迪哲蹈仁智。

自绝其本根,奈何取天劓。

燔灭滋秦瘝,网罗兴汉利。

存亡书岂知,论者常不置。

济南耄言出,孔壁发神秘。

百篇始昭垂,五代著成乂。

鲁齐韩毛《诗》,其传迭兴废。

审音以知乐,亦各徵四至。

乐崩名仅存,缅想歌钟肆。

礼失野可求,谁明射乡义。

制氏记铿锵,后苍详数制。

区区象声容,讵得作者意。

赖夫《春秋》家,尚识王道贵。

载事或称诬,推凡疑翼伪。

田何受孔易,其全缘卜筮。

杨施孟梁徒,别出踵焦费。

挟书律始除,六籍岂俱逝。

伤哉居下流,众恶所奔萃。

驾言拾灰残,我道犹未坠。

乘之以颛门,中复縻谶纬。

党同护朽竹,攻弱击枯骴。

文字日荄滋,编策亦鳞比。

孟荀与杨韩,先后参舆卫。

择精语益详,炳炳诏来裔。

一籥节众音,八风无滥吹。

方张乃遂翕,已矣更五季。

大明升殿郊,荧奎属炎彗。

舂陵南标正,陕洛黄离继。

经世偶潜虚,象图合而异。

举隅岂无反,仅若小星暳。

肫肫紫阳翁,敷贲了群视。

在时张吕间,建学特超诣。

一鼓行无旁,八区同教肄。

矧兹龙德中,美化纯渐被。

家书动盈屋,人事各康济。

恭惟罔极恩,圣哲布嘉惠。

经尊道则尊,有合严庋寘。

覆之以堂庭,牖户亦崇邃。

古史洎今诠,珠骈而玉缀。

高名以经揭,酌原知水味。

譬如登乔岳,冈阜左右睇。

草木流华滋,烟云撤纤翳。

观生老其间,面背俱盎睟。

岂惟一身谋,直作数世计。

是家离石宗,遭乱藁城寄。

劬书自玉峰,菑播实深穊。

子孙刈其熟,穰穰收秉穗。

后来及门士,妙合若龟契。

尊闻行所知,况复躬自致。

过逢诧师资,忍负筑场志。

我愿安氏堂,广作天下治。

矜式表国都,弦歌行党术。

蓄诚以端蒙,达生以知类。

惇典叙彝伦,三郊而五禘。

与世开隆平,吾经固无累。

自微可之显,道岂不在器。

世间有形物,展转资弊弊。

游谈亦何根,阁束祇自弃。

是将比镇宝,前人所数遗。

手泽尚鲜新,一展一流涕。

昼诵夕思之,上帝俨临涖。

作诗谂苏子,孙曾戒无替。

(0)

伏生传经图

祖龙火中书作堆,阿房相继为尘灰。

九旬老儒食汉粟,元自咸阳坑外回。

向来传道心自许,挟书律在无俦侣。

太常掌故来何迟,舌固犹存难正语。

闺中弱息谙圣谟,口相授受曾何拘。

删书门下谁复在,一女拟当三千徒。

掌故心神只方策,耳目何尝滞声色。

楚国虽亡见倚相,孔堂未上闻金石。

谩道方言多异同,济南不与颖川通。

子襄科斗人不识,考论文义终谁功。

天为斯文存一线,汉人及见先生面。

吾今尚恨礼残乐不传,当时试问宁徒然。

(0)

河间道中有怀献王

嬴氏乱天纪,酷虐难具陈。

苦欲愚黔首,《诗》《书》遭坑焚。

群籍付烈焰,六艺已灰尘。

孤危念吾道,一发引千钧。

汉祖起丰沛,马上除暴秦。

未暇求遗书,绛、灌祇武人。

迁延及六、景,此事遂因循。

虽除挟书律,大义惜未伸。

卓哉河间王,所好匪世珍。

日华启高馆,文采照河滨。

雅乐献天子,儒术被厥身。

茫茫寻坠绪,独悲古籍湮。

千金购善本,传写留其真。

因之得书多,在汉无等伦。

《周官》《毛公诗》,响绝忽复闻。

《春秋》《左氏传》,一一皆古文。

聚残补其缺,说记本先民。

煌煌前圣典,呵护信有神。

譬犹长夜暗,杲日出大昕。

祖龙虽已厄,于今辉千春。

朅来历旧邦,遗躅尚未沦。

停骖访耆老,经完道亦振。

陋彼《淮南子》,八公徒纷纭。

箧中《鸿宝》书,荒唐何足论。

(0)

汉河间献王君子馆专歌为仙露同年赋

汉兴荡除挟书律,如日杲杲生于东。

三辅邸舍廓有容,珷玞金玉错其中。

坦坦大河壖,神禹厮二渠。

献王筑馆河之濒,实说神乐孰《诗》《书》。

蒲轮朅来呕咦水,河北诸儒为王起。

兰陵客死绪示棼,毛贯诸公尽君子。

君子几凋零,王功在六经。

渠渠夏屋漫荒榛,宵深秋草飞乱萤。

萤飞犹傍献陵陌,一群镵破宫垣碧。

先生嗜学真古人,诹经写韵恒龂龂。

斟酌毛郑得其醇,一墼天奖汲古勤。

夜来或见梦,梦觌陶生面。

如旧相识情缱眷,从容抉剔毛蜡毡。

奴隶郭香躏曹全,西京隶法今流传。

世间何物足相俪,鲁国新模五凤专。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