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灌顶的词语解释
灌顶的意思
拼音:guàn dǐng    注音:ㄍㄨㄢˋ ㄉㄧㄥˇ
使用场景
灌顶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某种行为给人以启发、教诲或灌输知识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老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父母给孩子传授经验,或者朋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
例句
1. 老师用生动的故事和实例给学生灌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2. 父母常常会通过亲身经历给孩子灌顶,帮助他们成长和学习。3. 这本书真是给我灌顶,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基本含义
指给人以启发、教诲或灌输知识。
基本解释

梵语的意译。原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闍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谓头顶,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所谓灌顶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门先访师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顶法,入修三密,愿证瑜伽,犹如世间轮王太子,欲绍王位,以承国祚,用七宝瓶,盛四大海水,灌顶方承王位,故号佛子。” 唐 顾况 《行路难》诗之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国 ,与汗灌顶,病立愈,遂兴禪教。”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灌顶”相关的佛教传统仪式和文化,了解佛教中的其他仪式和禅宗的教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丰富的图片和故事给我们灌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2. 初中生:我的父母经常给我灌顶,教我如何做人处事。3. 高中生: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灌顶我们如何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大学生:在大学里,教授们通过讲解案例和实践经验来灌顶我们,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社会挑战。
故事起源
成语“灌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传统仪式。在佛教寺庙中,有时会举行灌顶仪式,由高僧或禅师将清净的水从高处浇灌到信众的头顶,寓意着传授佛法的智慧。这种仪式动作后来被引申为给人以启发、教诲或灌输知识的意义,成为了现代汉语中的成语。
英文翻译

1.abhiseca (佛教的一种仪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灌顶”。可以想象一位高僧或禅师站在高处,手中拿着一个水壶,将清净的水从高处浇灌到人们的头顶,给他们灌输智慧和知识的形象。
词语结构
成语“灌顶”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灌”和“顶”。
详细解释
灌顶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佛教传统仪式中的一种仪式动作。在佛教中,灌顶是指由高僧或禅师将清净的水从头顶浇灌给信众,寓意着传授佛法的智慧。而在现代汉语中,灌顶则广义上指给人以启发、教诲或灌输知识。
(0)
诗文中出现“灌顶”的诗词

莲花经赞

六万馀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

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顶醍醐滴滴凉。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0)

道林寺

临湘之滨麓之隅,西有松寺东岸无。

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

宏梁大栋何足贵,山寺难有山泉俱。

四时唯夏不敢入,烛龙安敢停斯须。

远公池上种何物,碧罗扇底红鳞鱼。

香阁朝鸣大法鼓,天宫夜转三乘书。

野花市井栽不著,山鸡饮啄声相呼。

金槛僧回步步影,石盆水溅联联珠。

北临高处日正午,举手欲摸黄金乌。

遥江大船小于叶,远村杂树齐如蔬。

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

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长卿之门久寂寞,五言七字誇规模。

我吟杜诗清入骨,灌顶何必须醍醐。

白日不照耒阳县,皇天厄死饥寒躯。

明珠大贝采欲尽,蚌蛤空满赤沙湖。

今我题诗亦无味,怀贤览古成长吁。

不如兴罢过江去,已有好月明归途。

(0)

行路难三首·其二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占城草。

(0)

南中二老图诗

南极老人星不孤,轻风洒洒披佳图。

青城何来紫烟气,羡门园客无时无,我亦颓焉自放思蓬壶。

年来鹿鹿造物驱,拮据职业形神枯。

閒窗展对快硕肤,须眉欲语欣吾徒。

一掌留禁释不辜,一总陪宪饬廉隅。

载读高谈稷下与吴歈,滴滴灌顶甘醍醐。

曹刘可役屈宋奴,酒后耳热歌乌乌。

翩跹曳履钟山趋,不让当年九老在东都。

道能随物化,身肯要人扶。

仆本淄黉一耄夫,蒲姿亦与名贤俱。

五载艰辛东野御,居然滥吹齐之竽。

夜行秉烛胡为乎,菊荒三径真为愚。

咄哉二老皆通儒,寿身寿国道味腴。

君不见齯齿重生鬓欲角,增筹赐卣良非迂。

(0)

采珠行

灼灼明月珠,产向深渊底。

从空捞摝之,鱼龙尽惊起。

鲛人相抱泣,洒泪忽成雨。

腥风扑远岸,鲸波奔万里。

密网垂天云,轻帆展鹏翼。

一擘川后愁,再击海若徙。

尽剖蚌蛤腹,不补苍赤髓。

安得如意珠,持归报天子。

神光发中夜,龙颜大欣喜。

七宝随所求,四事尽丰美。

展转济孤贫,利乐无穷已。

用赏战胜功,传为灌顶祉。

罢此批鳞役,聊以释附髀。

沧海不扬波,沟渎清尘滓。

愿祝吾皇寿,量同东海水。

(0)

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

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

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

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

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

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

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

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

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

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

写照随形殊好存,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