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逃败的词语解释
逃败的意思
拼音:táo bài    注音:ㄊㄠˊ ㄅㄞˋ
使用场景
逃之夭夭常用于形容逃走得非常快,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逃犯逃跑、敌人逃离战场、骗子逃脱等情况。
例句
1. 骗子见到警察立刻逃之夭夭,一下子就消失了。2. 敌人被击退后,迅速逃之夭夭,不留下任何线索。
基本含义
逃走得很快,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基本解释

犹败逃。《洪秀全演义》第二七回:“正在逃败之际,忽见 胡林翼 反退城外。”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其他成语和诗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玩捉迷藏时逃之夭夭,让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他。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调皮的同学,老师一转身他就逃之夭夭地溜走了。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逃之夭夭地离开教室,准备享受难得的放松时光。
故事起源
逃之夭夭的故事起源已经无从考证,但它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逃之夭夭”与“逃走得非常快,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的含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逃跑时如飞一般快,连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
词语结构
逃之夭夭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逃”、“之”、“夭”、“夭”分别代表“逃走”、“的”、“非常”、“非常”。
详细解释
逃之夭夭形容逃走得非常迅速,不留下任何线索或痕迹。这个成语源于《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一句诗:“逃之夭夭,民之反矣”。其中,“逃之夭夭”指的是敌人逃走得很快,不留下任何痕迹,而“民之反矣”则表示人民已经转向敌方。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逃走得非常迅速,不留下任何线索或痕迹。
(0)
诗文中出现“逃败”的诗词

呈楚南僧

刚肠未肯报平安,拟把功名一担担。

方向杏坛逃败北,却于莲社得和南。

香同世事炎还冷,茶类人情苦始甘。

大抵久长同佛法,此心何处不瞿昙。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