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倒载干戈的词语解释
倒载干戈的意思
拼音:dào zǎi gān g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dǎo zài gān gē ㄉㄠˇ ㄗㄞˋ ㄍㄢ ㄍㄜ

倒载干戈(倒載干戈) 

亦作“ 倒置干戈 ”。亦作“ 倒戢干戈 ”。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 武王 之不復用兵也。”《史记·留侯世家》:“ 殷 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復用武。”《晋书·华谭传》:“倒戢干戈,苞以兽皮。”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一戎而倒载干戈,万国而混同文轨。”亦省作“ 倒载 ”。 唐 元稹 《奏制试乐为御赋》:“大道既移,则舞行象成於倒载;小戎或驾,则琴音决胜於騶歌。”

基本含义
指把兵器放下,停止战斗。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描述战争、冲突、争斗等结束,双方和解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停止争吵、冲突等,和平相处。
故事起源
《后汉书·卷八十八·班彪传》中有记载:“汉末世乱,群雄并起,常有干戈之战。有人劝班彪,说他应该起兵反抗。班彪说:‘我是文人,不会用兵,更不会反抗。我只希望能够倒载干戈,以示和平。’”后来,这个故事就被引用,成为了成语。
词语结构
倒载干戈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倒载”和“干戈”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最终选择倒载干戈,停止了战斗。2.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谈判,终于倒载干戈,达成了和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倒载干戈”与“停止战斗,和解”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两个战士把兵器放下,向对方示意停止战斗,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披荆斩棘”、“化干戈为玉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倡导和平,让世界上的冲突都能倒载干戈。2. 初中生:在历史上,有很多战争最终都是因为双方倒载干戈,达成了和平。3. 高中生:政治家们应该学会倒载干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4. 大学生:倒载干戈不仅需要双方的意愿,还需要智慧和勇气来实现。
(0)
诗文中出现“倒载干戈”的诗词

春日山居寄友人

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

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

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

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

(0)

次秘丞李希声新省韵

吾皇德泽小沧溟,倒载干戈不用刑。

天以图书效河洛,人如兰玉秀阶庭。

石渠尽日蓬山影,金殿凌虚帝座星。

从此崇文三万卷,权舆甲部圣师经。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