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裹头束发。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又有以巾子令占者, 简 曰:‘近来好裹束,各自竞尖新。称无二三两,因何号一斤?’”
(2).包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体》:“用白棉纸裹束,上写某案某人兇仗。”
- 基本含义
- 束缚、限制
- 详细解释
- 裹束指被束缚、限制,无法自由行动或发挥。形容受到各种约束而感到局促不安。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受到各种限制、束缚的情况,如受到社会规范、道德约束,或受到他人的控制、压迫等。
- 故事起源
- 裹束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种刑罚方式。在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五刑”,其中之一就是脚裹束。这种刑罚是将犯人的双脚用绳子或布条绑紧,使其无法自由行动。因此,人们将受到各种限制、束缚的情况比喻为裹束。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 例句
- 1. 他的创造力受到了各种限制,感觉像是被裹束着。2. 这个公司的发展受到了法律的裹束。3. 学生们对于过于严格的学校规定感到裹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结合成语的含义和起源来记忆。想象一个被绳子或布条裹住的人,无法自由行动,感到束缚和限制的情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裹束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表示无法解决问题、无计可施;“束缚自己”表示自己限制自己的行动或发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学校的规定太多了,有时候感觉被裹束着。2. 初中生:社交媒体的使用受到了很多限制,我感觉自己被裹束住了。3. 高中生:学校的学习压力和各种规定让我感到裹束,无法自由发展。4. 大学生:家长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我感到自己被裹束得无法自由决策。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