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文学作品、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的优美与清新。
- 例句
- 1. 这幅字画的墨迹犹如翠箓,清新脱俗。2. 这篇文章的文采如翠箓,令人陶醉其中。
- 基本含义
- 形容文章或字画的内容优美、清新。
- 基本解释
传说 黄帝 于 翠妫川 得上天所授图箓,古代认为是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种瑞征。 唐 王勃 《九成宫颂》:“景閟丹绳,祥抽翠籙,格天垂范,模神騖躅。”参见“ 翠嬀 ”。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文学、书法、绘画相关的成语,如“墨守成规”、“文房四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字写得像翠箓一样,我好想学会写那样的字。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文采犹如翠箓,让人读了很有感觉。3. 高中生:这幅书法作品的墨迹犹如翠箓,让人心生向往。4. 大学生:这部小说的描写如翠箓一般,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故事起源
- 相传,唐代文学家杜牧曾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为“翠箓丹青”。这个成语就是从杜牧的赞美之词中衍生出来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翠箓”这个词语中的“翠”字,它是绿色的意思,表示清新、优美。而“箓”字可以联想到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竹简。通过联想这两个字的意义,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翠箓是一个名词,没有固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翠箓原指绿色的竹简,后来泛指用来记载文字的竹简。成语“翠箓”比喻文章或字画的内容优美、清新。形容文采或书画作品的风格和内容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