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弃禄的词语解释
弃禄的意思
拼音:qì lù    注音:ㄑㄧˋ ㄌㄨˋ
基本解释

舍弃俸禄。人死的婉词。《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又问:‘平章弃禄数年,今有谁在?生事若何?’”

基本含义
放弃官职或高薪,追求个人志向或理想。
详细解释
弃禄是指放弃官职或高薪,主动选择追求个人志向或理想。它强调个人追求内心真实的价值和意义,而非被外部权力或物质所束缚。弃禄的含义体现了对自由、独立和追求真理的追求。
使用场景
弃禄一词常用于描述那些放弃功名利禄,选择追求理想或追求内心真实价值的人。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个人价值观的坚持和追求,也可以用来赞美那些勇于追求真理、追求自由的人。
故事起源
弃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曾在齐国担任高官职位,但他不满于官场的腐败和权力的虚荣,最终选择离开官场,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真理。他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见解和思考,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
词语结构
弃禄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弃”和“禄”两个字组成。其中,“弃”表示放弃,舍弃的意思,“禄”表示官职、高薪的意思。
例句
1. 他毅然弃禄,选择了从事公益事业。2.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选择弃禄,追求内心的真实价值。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官厚禄的官场之中,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放弃了官职和高薪,追求自己内心真实的价值和理想。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韩非子的思想和著作,了解他对政治、社会和人性的深刻见解。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舍己为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弃禄去当一名志愿者,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2. 初中生:他在工作了几年后,选择弃禄,去创办自己的公司。3. 高中生:他不愿意被金钱和权力束缚,选择弃禄,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4. 大学生:她放弃了高薪的工作机会,选择弃禄去支教,为农村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弃禄”的诗词

鱼游春水

林梢听布谷。郭外舒怀仍快目。

平田浩荡,㶁㶁泉鸣暗谷。

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摇风波浪绿。

山童野老,意亲情热。我待休官弃禄

屏迹幽闲安退缩。渭川千亩修篁,巑巑绀玉。

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

贪求自乐,尽忘尘俗。

(0)

喜经父制策第一·其二

亲策贤良第一番,吾家羽翼蔚高骞。

当时弃禄嫌民掾,此日登科胜状元。

四海望风期将相,双亲闻榜庆儿孙。

台州已有公台兆,预约当行必践言。

(0)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六

吾怜靖节翁,食少衣不完。

弃禄缘束带,贵身遂抛冠。

箪瓢有馀乐,不惭陋巷颜。

成趣园日涉,息交户常关。

返观富与贵,一尘集毫端。

素琴久无弦,适意自可弹。

处心慕黔娄,抗志同伯鸾。

斯人骨已朽,霜霰时方寒。

(0)

同陈安止登高明轩

有客学清净,喜为林下游。

兹轩高且明,驻策同其休。

目界既朗彻,心官欣自由。

弃禄慕居士,读经亲比丘。

云树樵声远,石层春水流。

鸟羽莹可数,花光暖争浮。

已知隔人寰,日落山更幽。

适此悟无生,馀事安足求。

(0)

崖州冯咏训导孝恭堂

萱草晚色净,荆树含春荣。

美人朝暮间,怡怡自适情。

美人者谁子,冯氏有母兄。

母老八十馀,鹤发酡颜赪。

兄年虽未衰,华发见星星。

向我诉衷曲,启口悲欢并。

父早弃禄养,母悲风木声。

母在不为孤,禄薄心亦平。

有弟四五人,溘先兄凋零。

向来鸿雁群,今唯双影征。

念此摧肝肠,胡不竭我诚。

上堂奉甘旨,洞属如捧盈。

母喜心则乐,母忧心则惊。

拊育询饥寒,常恐兄不宁。

少壮能几时,安得常相仍。

君子重菽水,诗人吟鹡鸰。

寤寐思古人,心切力不胜。

所以构此堂,而以孝恭名。

我闻美人言,双泪下沾膺。

手持孝恭卷,如获双瑶琼。

(0)

穗粟

世乱弃禄仕,居间食苦贫。

置田上庸山,稍依农亩邻。

岁入无几何,诛求方荐臻。

老农幸导我,播植当自勤。

晨起具糇粮,伐木西涧滨。

畬田去岁秋,蓄粟今年春。

肥硗半百亩,良苗生已匀。

监督课子弟,耘耔烦隶人。

所望在一饱,讵敢悲苦辛。

及此岁将晏,场功躬自亲。

所得未偿费,相顾但深颦。

归去且读书,愧兹百年身。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