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基础、根本或基本条件。
- 例句
- 1. 这部法律是保护人权的五原。2.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五原。3. 信任和尊重是夫妻关系的五原。
- 基本含义
- 指五种基本元素或基本条件的合集,也可指事物的基础或根本。
- 基本解释
(1).关塞名。即 汉 五原 郡之 榆柳塞 。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五原县 。《汉书·匈奴传下》:“ 呼韩邪单于 款 五原塞 ,愿朝三年正月。” 唐 贾至 《出塞曲》:“传道 五原 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 秦 。”
(2).地名合称。在今 陕西省 。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仇兆鳌 注引《长安志》:“ 长安 、 万年 二县之外,有 毕原 、 白鹿原 、 少陵原 、 高阳原 、 细柳原 ,谓之五原。”
(3).地名合称。在今 宁夏 境内。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 陈熙晋 注:“五原谓 龙游原 、 乞地千原 、 青岭原 、 可嵐贞原 、 横槽原也 。”
(4).指 唐 韩愈 《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原》:“自 唐 韩愈 作‘五原’,而后人因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五原相关的文化知识,如五行学说、五行相克等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习的五原是读书、做作业、听老师讲解、互相帮助和团结合作。2. 初中生:学习的五原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努力、积极思考和灵活运用。3. 高中生:成功的五原是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充分准备、勇于创新和团队合作。4. 大学生及成年人:职业发展的五原是专业技能、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职业规划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 故事起源
- 成语“五原”的起源尚未有确切的故事或典故,但其来源于《庄子》一书,体现了古代哲学对于事物构成的思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五原”的发音,将其与“五元”或“五元素”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五原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五”和“原”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五原源自《庄子·人间世》:“五原者,天地之纪也。”五原是指天地间的五种基本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土。成语“五原”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本,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