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斥退多用于形容对某人的不欢迎或排斥。可以用来形容对不良行为的严厉指责,也可用来形容对某人的拒绝、驱逐或驳斥。
- 例句
- 1. 他因为不遵守规则而被斥退出公司。2. 这个学生因为懒惰而被老师斥退出课堂。3. 这个政府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被斥退出公职。
- 基本含义
- 指用严厉的言辞或行动驱赶某人离开,拒绝接纳或排斥某人。
- 基本解释
◎ 斥退 chìtuì
(1) [dismiss sb.from his post]∶免官革退
(2) [shout at sb.to go away]∶屏退;挥之令退
斥退左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斥退相关的成语,如斥逐、斥责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斥退了小明因为他在课堂上捣乱。2. 初中生:班主任斥退了小李因为他在班级里制造了很多麻烦。3. 高中生:学校斥退了考试作弊的学生,以维护考试的公平性。4. 大学生:公司斥退了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员工,以提高团队的效率。5. 成年人:政府斥退了贪官污吏,以清除腐败分子。
- 故事起源
- 斥退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的故事。范雎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智囊,他在楚国担任宰相时,曾经对楚国君王说:“君王有一臣,名曰蔡泽,其人贪于财,而轻于义,宜斥退之。”意思是楚国君王应该把蔡泽这个人驱逐出朝廷,因为他贪图财富,不重视道义。从此,斥退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
- 英文翻译
1.[旧](罢免) dismiss sb. from his pos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严厉地责备后被迫离开,这样就能够联系到斥退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动词
- 详细解释
(1).革退。 汉 王充 《论衡·定贤》:“准主而説,适时而行,无廷逆之郤,无斥退之患。”《后汉书·伏湛传》:“微过斥退,久不復用。”
(2).喝令退出。如:他斥退身旁的战士,向燃烧着的手榴弹猛扑过去。
- 近义词
革退